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秦国教育
第(3/3)页
不择手段的;住在宫外,保卫工作可以交给吕不韦来负责;吕不韦的地位至少有一半与赵正的地位相联系,把赵正的安全交给他,比交给不知底细的宫人要靠谱一些。
秦国的九卿事实上不在秦官吏的晋升阶级之中,它是一个只有秦宗室才能担任的职务,本质上是秦王的家臣,而不是国家的官员,尽管他们都由官府提供俸禄:太常是秦王的祭司,太仆是秦王的马夫,宗正是秦王的内管家,少府是秦王的外管家,治粟内史是秦王的账房先生,郎中令是秦王的秘书长,卫尉是秦王的侍卫长,典客是秦王知客,廷尉是秦王的掌刑。在家天下的背景下,秦王的家事和国事通常很难截然分开,秦王让家臣掌国事也不是不可理解的。由于九卿并不按军功受爵来任命,而近乎于任人唯亲,九卿会经常变动,不需要什么理由,秦王看不顺眼就可以;但另一方面,由于九卿可能是秦王的父执,而且在家族中德高望重,秦王在一些九卿面前也不敢装大,必须恭敬有礼。
秦王知道,九卿之中至少一半都对赵正不感兴趣,这倒不一定有什么恶意,一个老爷爷自然会对自己抱大的孙子更亲一些。而且赵姬的出身卑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失分因素:那么多王女生的儿子不立,偏偏立一个歌姬生的儿子!
秦王让太常和宗正共同负责赵正的教育,让卫尉负责选派军事教师,廷尉负责选派法律教师,郎中令负责选派文学教师,治粟内史选派农事教师,少府选派工商业教师,典客选派礼仪教师,太仆选派骑术教师。这些卿士哪怕对赵正有意见,但对委托给自己的公事也不敢怠慢,尽心选派手下最有才能的人充任教师。
太常和宗正安排了充实的课程,报请子楚批准后,就分派下去,其他各卿推举的教师,子楚也一一批准。清明之后,赵正正式开始秦国的学习。
赵正在邯郸曾经跟冯敬学过诗,但这点底子在秦国只能勉强叫认识字。秦国的教育传统不崇尚诗书,而是以法律为中心。第一年的教学内容是法律条文。
秦国的法律包容万象,除了禁止奸宄之外,更多正面倡导性的规定,简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一般上先由文学博士教授文字,然后由廷尉解释法律条文,列举相应的典型案件,最后由相应的专业教师指导实际操作。
秦国对于法律教育有丰富的经验,有成熟的教育体系,不仅有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还有自下而上的选拔体系;任何官吏都有依法行事、宣传法律、解释法律的职责,乡邑中有例行的法律课程,如同诸侯的庠学;如果上级在巡查中发现乡邑有人不懂法律,从里到县各级官员都要受罚。与之相应,法律的传授是分层次的,每年一个轮换,逐次深入。
第一年,赵正将各类法律的大义先学习了一遍,并实际演习了各项实际技能。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