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6章 秦国教育
第(2/3)页
王礼而请之,齐必出也。”
赵王道:“善!愿公子为寡人谋之,寡人无不应也。”
有了赵王的应允,信陵君也就不在隐讳,派出门客,四出诸侯,联络合纵。同时,也日益参与赵国的朝政。
信陵君联络合纵的消息从各个方面传入咸阳,秦王也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家的意见仍然是,秋后征集兵力,先敌行动。
赵正回到咸阳的第二年,刚过新年,祖父在登基后三天去世,举国服丧,刚刚脱下的丧服又重新穿上。随后,父亲子楚为王,自己当即就被立为太子,从偏宫中移居父亲曾经住过的太子府。
秦国王子如果未成年,一般随母亲居住。成年后,按爵建府,自行居住,并不住在王宫之中。赵正并未成年,按理应该与母亲赵姬同住。但秦王明确下令,赵正入住自己以前居住的太子府,不与赵姬同住。
百日之后,孝文王下葬。秦王令太常为太子筹建教学团队。在秦国,诗书礼乐都不在教学范围之内,秦国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秦律,以及历代秦王的教令。为太子挑选的伴学名叫赵高。
赵高是赵氏,和赵国也真有些关系。远古,赵氏和秦氏本是一族,赵人到秦国做官的人很多。赵高的母亲犯了罪,被处一种肉刑,也不知是被剁了手还是剁了脚。这样的刑余之人,在社会上无法生存,受刑之后会被收容到一个叫“隐宫”的地方,由官府安排做些还能干的工作,给以衣食,几乎就相当于无期徒刑了。那时对男女之事不像后世那么看重,女囚在隐宫之中生下孩子也很正常;生下的孩子从父氏或从母氏也都无所谓;赵高是从父得氏还是从母得氏,甚至他的父亲是谁,他的几个兄弟是不是同一个父亲,也都不可知。象赵高这样的人,就像牲口一样,随随便便地生下来,活不活得下来要听天由命。
这样一个卑贱的人怎么能成为太子的伴读呢?据说,这个孩子是秦昭襄王生前亲自相中的,他惟一明显的特征就是身材高大,而且力气奇大。也许秦昭襄王是把他当作侍卫来培养的,把他召进宫中。但很快就发现这个孩子不仅武力出众,而且心思聪慧,办事有条不紊。秦昭襄王给他净了身,让他在自己的身边服侍,可以出入内宫。
秦昭襄王不久后就去世了。几个月后,新继位的秦王再次驾崩,子楚继位为秦王。赵高既是秦昭襄王的贴身侍从,又长得身高力大,被子楚派到太子府,名义上是伴太子读书,其实是贴身照顾和保卫赵正。
有过争夺王位经历的子楚非常清楚,哪怕他在继位的第一天就明确立赵正为太子,但赵正毕竟是个孩子,又刚回秦国不久,几乎没有自保能力。将他与诸姬妾、王子区隔开十分必要——那些姬妾中不少人是诸侯的王女,从小就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心黑手狠,为了自己的儿子上位,那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