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邯郸无功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 邯郸无功

第(2/3)页

,给了西门公子一千钱。

沉甸甸的书简带着很不方便,朱英就把它们使者寄存于逆旅主人这里,声明回来时再取。他们就按照各处寻找到的关系,启程前往邯郸,与赵国各级官员,甚至赵王见面。

朱英一行都曾经长期在赵国生活,对赵国的情形还是比较熟悉的。从邺城到邯郸的路上,他们发现,赵国大将廉颇和乐乘一死一逃,新王即位,新的执政大臣是倡家出身……这些在诸侯中遍传的种种不利,并没有给赵国带来什么改变。赵人还是如以往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边关哨卡也如常查验行人,收取关税。朱英一行带了四万多钱入关,缴纳了四百多钱的关税,没有特别的优惠,也没有特别的敲诈。朱英等一路访友,探询着邯郸的消息,慢慢往邯郸而来。

赵王虽然即位,但并没有登基改元。赵孝成王是在当年正月去世,赵王即位后要过几乎一个整年,才能正式登基,改自己的年号。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履行职务。他在安葬了孝成王之后,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执政班底:大舅子被封为建信君,庞煖成为太傅,又从北方边境召回李牧为相。其实赵国的国政,传统上是由各赵氏宗族分任,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些官职都在宗族中世袭,赵王能够任命的,只有“自己家”有限的几个官职而已。

通常,赵王都会任命一些权势大的家族出任重要的官职,这既有拉拢之意,又隐含着借助大臣家族的力量方便办事。比如赵武灵王任命的肥义、楼缓、公子成、李兑,孝成王任命的平原君和平阳君,都是在家族中极有权威的宗室,许多事只要他们出面,几乎没有摆不平的。当然,也有些赵王任命过一些外姓,比如虞卿。但赵偃大不相同,三名执政官中,一人白身,一人虽是士子,但却非世家,只有李牧算是赵氏宗室。

建信君的任命虽出意外,但也不算出格,毕竟他是赵王妾室的娘家兄长,平时也与赵偃走得亲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偃即了王位,照顾旧好也是情理之中。

庞煖是魏国的旁系,曾经在赵国当过一个小官,就在邯郸成家立业。从楚国游学数年归来,仍然住在邯郸城内。庞煖在邯郸城内讲学,不少赵氏公子都在他的门下学习过,也算是个名人,只不过他自己门户低微,一直没有进身之道。这次赵偃直接让庞煖参与朝政,虽说是一步登天,但以庞煖在邯郸的声望,大家也觉得在情理之中。

李牧是先王早就打算重用的人,只不过碍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不愿李氏家族势力过于强大,这才把这事拖了下来。赵偃即位后,提拔任命李牧,没有谁会意外。

总之,由于赵国是宗族治国,赵王只要不过分干预宗族管辖的势力范围,无论他选什么人执政,封他多么高的官职,对赵国的政局都不会有什么明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