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度荒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章 度荒

第(2/3)页

按现在的算法其实只有十一周岁)即位,现在已经十六岁了。按理去年就应该行冠礼,即位执政了。但宗正府却没有任何动静。

秦王甚至都不知道去找谁商议此事。

李斯是吕不韦推荐来的。而秦王亲政后,权力直接受到限制的就是吕不韦,所以吕不韦应该是最不希望秦王亲政的人,关于自己行冠礼亲政的话与吕不韦有关的人他都不能说,李斯也不例外。

赵高是先王为他准备的,按理他可以倚为心腹。但赵高无权无势,和他商议又能商议出个什么来呢?徒然暴露自己的意图。

太后倒是可以说得上话,但太后明显不想管这事。如果她想管,这事也就能很快解决,如果她不想管,和她商议也只是徒增烦恼而已。他记得去年一天中午,他无事时步入甘泉宫,发现了太后与吕不韦同居一室。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秦王这时也初通人事,明显能够感觉到两人不一般的关系。他知道,太后也是不可倚仗的。她可能就是吕不韦把持朝政的最大幕后支持者,想和她商量亲政的事,有可能是与虎谋皮。

秦王知道,行冠礼、亲政,这关系到重大的权力转移,绝对不会轻而易举。而他自己甚至连自保之力都没有,如果权臣发动叛乱,他绝对只有束手就擒!

他只能将此事隐忍在心里,暗中观察,寻找转机。

吕不韦四处奔走,为了关中秦人不至饿死,想尽办法。秦王每天在朝上观察,认为吕不韦虽然有些专权,但并非自私的小人,他所办的事,都是从大局着眼。比如今年关中的饥荒,根据大臣们的意见,相府只要按律征收田税,保持府库充盈,民众的生死自然应该由他们自己去想办法。实在不行,就狠狠地打上几仗,夺下几座城池,也就是了。

但吕不韦却选择了最困难的路。他将府库中的在粮拿出来,征用大批劳役,进行各项工程建设。那些工程早晚都是要修建的,平时因为考虑到不误农时,不耗民力,征役总是适可而止。现在有了这个机会,征发民工不仅不是虚耗民力,反而保住了他们的生命,从大账上说,一时拿出来多一些,将来可以少拿;时值饥荒,民夫的工价可以简省,总体算下来,在财政上也是合算的。

吕不韦向大臣们说明了这些,秦王觉得自己也听懂了,很认可,但朝中许多大臣就是不同意。有的死抱着秦律不放,认为荒年救灾会助长民众依赖心理,不肯尽力于农亩;有的则认为短时征发大量民夫,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府库空虚,万一有变,国家无法应对;还有些干脆就是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下子征发数十万民夫,万一出了乱子就会酿成大祸。

吕不韦眼见说服无效,果断动用相府的权力,向各县征发民夫。同时命令各县派出官员,管理本县的民夫,任命各级官吏。由于关中早已推行了乡里制度,各乡各邑各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