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国连横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章 楚国连横

第(2/3)页

内的给养由魏国的城邑供应。

到了三月,咸阳才发来撤军的命令。筑路大军首先沿自己修筑的道路返回。走在平坦的道路上,那种轻便感果然不一样,每天走个五十里也不觉得太累。加之春和景明,秦军只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完全撤入洛阳。

筑路大军完全撤离后,蒙骜也组织鸿沟东岸的秦军撤军。蒙骜亲自率领断后的秦军,各路大军沿着修好的道路快速撤退。安陵君也迅速向魏王报告,秦军已经撤军。这一次,魏王还是不理不睬。安陵君也不敢采取积极的行动,只是谨守边界,看着秦军一拔拔踏上归途。

蒙骜撤到洛阳后,立即解除武装,将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交还给洛阳武库。士兵们得到了功劳,取道殽函道返回各县;在他们之前先期返回洛阳的筑路大军则被安排经洛水河谷返回。

魏王得知秦军撤退,也长出一口气,解散了军队,开始准备春耕。

经历了战争的战区内魏民为难了,他们的粮食已经告罄。不过,各地的粮商闻讯而至,特别是韩国和楚国的粮商,高价向魏民们出售粮食和种子,魏民们只得卖妻鬻子,购买粮食、种子,准备春耕。不用说,自然还有大量的人亡命天涯。

随着天气转暖,各国之间的外交也开始活跃起来。魏国再次遭遇秦国的打击,楚国的使者首先到达魏国,劝说魏国与楚国站在一起,共同讨伐秦国。魏太子出面接待了楚使。

楚使还是长篇大论地论述着天下大势,落脚点在于天下诸侯必须联合起来,共同讨伐秦国,才能争取到一线生机。

魏太子增道:“魏与秦连横,欲得其助也。今秦背盟,自当伐之。愿举国听君命!然助秦者,韩也;攻魏者,赵也。此诸侯皆背盟,是以不敢与谋也!”

楚国又遣使前往韩国,指出韩国在这次秦国伐魏之战中所受的屈辱:“今颍上之民皆为秦民,韩徒有官司之名,而无其实也!今秦复强,非集天下之力无以制之。韩最近,诸侯若亡,韩必先之。韩其偷安于一时欤,共击于秦而得全乎?在王一念也。”

韩王道:“寡人老矣,未敢以强示人。君其爱寡人,且养吾老可也!"

韩王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可諕不住春申君,韩王是在向他要利益,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韩王才会出兵。不过春申君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连哄带劝,威逼利诱,许诺了一定的好处,终于搞定韩王。

最难搞定的是赵王。新的赵王即位后,把政事托付给了一帮新手,那些人多是底层出身,与旧有的贵戚之间差异极大,张口闭口就是利益,连一点掩饰都没有。春申君想从惟一贵族出身的李牧身上打主意,却发现李牧已经被派往北方,去与燕国作战,根本不在邯郸。

李牧最早被派往北方边地防御匈奴,是雁门守将。雁门是蒙古高原与太行山交界的一片区域,在当时是一片贫瘠、荒凉、寒冷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