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河间
第(2/3)页
艘船只损失,其中还包括楚国的十艘大型战舰。由于救火及时,火又是在水面上烧,船只的结构还基本完好,只是烧毁了船上的附属设施。魏军的船还好,只是一些舱室受损。楚舰就损失大了:作为战舰,最重要的就是各种附属设施,这些东西一烧,船几乎就失去战斗力了。气得楚公哇哇大叫。楚国的军制,军队都是由楚公自己出资组建、装备、训练,按照楚王的命令带领上前线。这次楚公奉命率领十艘战舰助威,一矢未发,就受到巨大损失,令楚公心疼不已。装备十艘战舰,绝非一旦一夕所能成,耗费了楚公数十年的积蓄。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股敌军来去无踪,神出鬼没,完全摸不到他们的边,他们从何而来,如何上船,如何放火,都一无所知。留在船上看守的士卒已经被全部杀死,尸体被焚烧,这个案子成了无头案。城主有些后怕地道:“彼若取吾首,复有何难!”
经过这一夜的动乱,魏公子们认为不宜久居于此,以免夜长梦多。几名为首的公子跟着城主到陵园准备,其他人抬着灵柩和全套的祭祀用品往墓园进发。还有数千魏公子和楚军手执干戈以为护卫。楚公作为楚王的使者,也参与魏王的安葬典礼。
一切都是就合着来。祭祀的三牲、酒、食、青铜器、陶器、玉器都被安放进墓中,比较特殊的是,几十卷简册也被放入墓中随葬,这些都是魏王生前经常检阅的图书,其中一册记录了从开天辟地到信陵君入赵这段时间的历史大事。——这是信陵君组织门下学士编撰的。信陵君入赵后,史书的编撰自然就停止了,而这册书则落到魏王手里——或者,这就是魏王让信陵君编撰的。魏安僖王这么爱书,心情恬静,性格开朗,为人宽厚,从善如流,不会有人相信是他逼死了信陵君吧!
从汲城到陵园不过十来里,护卫的大军缓缓而行,中午也就到了。在草草举行了祭祀典礼后,魏王灵柩入土,随葬品也都安放就绪,众公子一起用力,将墓封上,赶在天黑之前回到汲城。
楚人还是比魏人还善于造船。他们简单地将被烧的船只进行了加固,几天后,就划着它们返回大梁。出荥口时威风凛凛的样子,被垂头丧气的残破所取代。所有的船只都没有舱房,只有光秃秃的船身;那些小船上明显的焦黑,述说着他们的狼狈。
秦人依然例行接待了这些船只,让他们靠岸休息。当天夜间,双方依然枕戈待旦,渡过一个不眠之夜。神沮意丧的魏人总觉得秦人似乎是在嘲笑他们。
不等秋收完成,燕王就动员了数万部队,夺取年初被赵国攻占的城池。
现在正值秋收,邑民们忙于田间劳作,正好是一个空当。燕军突然来袭,各城池都措手不及,城池失陷。
完全夺取赵国在易水边上的各城池后,燕军挥师东进,转而攻略河间诸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