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河鱼大起
第(3/3)页
——运输民夫的粮草也都由驿站供应。
杨端和对出关的秦军略加编组、整训,就指挥各军包围了三座城池。这三座城池早就知道大梁不会来援,但也不愿束手待毙,将自己辖区内所有精壮都收到城中,每座城池均有壮丁数千人。城内没有足够的房舍、军营供他们居住,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只能猥居于街衢之中。吃喝拉撒,都只能就地解决,城中气味混浊,几乎令人窒息,能够上城值守反倒成了美差,至少可以呼吸到相对清新的空气。
杨端和见各城池均采用了堆兵力的战术,他反而不着急了。指挥各军占领了城外各乡邑后,即着手加筑营垒,安排兵力进入城外各房舍中安营,并强迫当地邑民为军士们炊粥。如果城内反攻,秦军只用密集的弩箭回击,并不与之接战。
营垒筑成后,杨端和又慢条斯理地垒筑土山,并在山上树起瞭望哨,观察城内的动静。当这些建筑完工时,已经到了十一月底。朔风呼啸,天寒地冻,虽然吹散了城内的秽浊之气,但露宿于街衢的守军冻毙不少。杨端和打定主意,不强行攻城,只让寒冷的天气消耗守军的士气和体力。如此又相持了一个月,已经有不少守军士卒缒城投降。
一直等到正月,各城已经污秽遍地,粮食将尽,疾病流行。杨端和派人于城外向城内喊话,让守将开城投降。首先开城的是垣城。杨端和让精壮先出城,分别安置于各军营中,以为劳役。让城主及其官吏指挥老弱妇孺打扫街衢,清理污秽。死去的人集中挖了个大坑,集体埋葬;重伤、重病不能干活的,就于城外挖坑活埋。杨端和只派一营人进入城中,占领四门、城墙和府库。
待城池清理完毕,杨端和就于城内开设军市,用府库中的财货收购粮食和其他用品。周围的商人闻风而至,将各地的粮食运到这里。
半个月后,蒲阳也坚持不下去了,开城投降。杨端和也照此办理,吸收周围的商人来此经商。
荥阳本来就是财货富集之处,有了军市,不愁无人前来经商。相比由农民组成的运输队,商人的运输效率自然要高出不少。甚至洛阳的商人也将粮食运来出售。得到商人的支持,杨端和更加有了底气,决心和孤立的衍氏比一比耐心。他一面耐心地加固营垒,以防衍氏反攻;一面驱动各城归降的精壮担土填沟壑。
衍氏曾经是一个小诸侯,城池比一般的城邑要坚固、宽广。城坚沟深,粮草充足,城主决心与威震天下的秦军决一高下。
秦军出击,主要目的是“逃荒”,攻城略地只是随手而为。杨端和不着急,整个秦国也不着急。秦王远在洛阳,安静地观望着事情按部就班地进行,开始还有些担心会有诸侯前来救援。当看到垣城和蒲阳两城开城投降后,他也失去了继续观察的兴趣,着手准备四月的冠礼。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