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河鱼大起
第(2/3)页
几次祭天都无法扭转旱灾,甚至吕不韦和九卿合祭也不管用,益发激起群臣不满,让秦王尽早加冕、祭天的呼声越来越高。宗正和吕不韦终于抵挡不住群臣的舆论压力,只能派奉常告祭于宗庙,卜问加冕的吉日。一般行冠礼多在春季,一般默认在仲春二月,但奉常奇怪地卜到春天最后的日子:四月己酉。这时立夏已过,应该算是夏天了。但自古天意高难问,卜问的天意如此,谁敢说不?
与关中受灾不同,与关中一山之隔的洛阳倒是风调雨顺,粮食显然能够丰收。吕不韦为了节省关中的粮食,让各官司的官员,除留少数在咸阳办公外,其他人,连同秦王和秦相,全都迁移到洛阳就粮。吕不韦再次展现了良好的组织才能,数千官员,连同家眷数万人的迁徙,丝毫不乱;军政要务,丝毫没有拖沓。吕不韦最后一个离开咸阳,行前他去拜访了华阳太后。华阳太后本来在迁移的行列之中,但她提出,自己年纪也大了(其实还没有吕不韦大),久居咸阳惯了,不愿远离,要求就留在咸阳。昭襄王女,原楚王妃也以年事已高为由,留在咸阳;她和楚王生的两个儿子自然也留在咸阳侍候母亲。这两个儿子随母留在秦国,着秦服,当了秦大夫。
赵姬依然和长信君嫪毐居住在雍城。雍城在山下,降雨虽然不多,但还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雍城没有丰收,但也没有歉收。作为秦氏宗庙所在,雍城不需要向咸阳上计,相反,每年咸阳要向雍城运送大批粮食、物资,以供祭祀之用。所以雍城的供应不会因为关中的旱灾而受损。
吕不韦离开咸阳时,已经到了九月。他一方面要确认灾害的程度和范围,一方面要下达征召令,从受灾的县中征召士卒出境作战,以缓解灾情的影响。
由于将军蒙骜已经去世,目前将军一职空缺。吕不韦遂以三川守老将杨端和代理尉府,处理新年作战的事宜。
秦王到了洛阳,以周王城作为自己的宫城,依然每天早朝,朝后与吕不韦及其指定的几名大臣议政。而后各自离开,吕不韦自与相府的门客具体办理各项事宜,而秦王则与议郎、舍人们谈玄说妙,纵论天下大事。
十月新年来临,秦王依例犒赏群臣。而关中受灾各县的邑民则被征发,各执干戈,皆往三川而来。他们必须用自己的生命,去搏今年的衣食。
过了新年,杨端和在荥阳城外建立了自己大帐,各县饥民约三万人陆续前来。秦国定下的作战目标,是魏长城外尚未归顺的各城:垣、蒲阳、衍氏等。由于东郡已归秦国,秦、魏两国现在沿济水对峙,魏国无力救援三城,三城被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次,秦军出动没有像以前那样要各县准备炒粟,士卒们在前往集结地的途中,由沿途的驿站供应食宿,作战所需的物资均从咸阳运到洛阳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