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燕地征兵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 燕地征兵

第(2/3)页



王贲就任广阳郡守后,在燕地推行阡陌令,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但王贲知道,制铁业是不能荒废的,而燕国经济的主体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主体人口不是农户,而是“无业游民”,这令秦国的那一套管理制度在燕国落地十分困难。工商业虽然可以收归国有,但那些无业游民怎么办?全都按秦律打成刑徒吗?无奈之下,王贲只得采用了一种变通的办法,将他们收入军中。燕国的军营迅速扩充起来。

军队扩充起来就要去打仗。王贲将军队经过短期训练后,就派兵夺取了渔阳。然而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四郡,或者位于深山之中,或者距离遥远,打起来没有打渔阳这么方便,王贲向秦王建议,组建一支大军征讨。无需其他郡征兵,只用本郡军马就能完成任务。秦王同意了他的意见,让出征楚国的广阳郡士卒返回广阳郡,作为军事骨干,参与伐燕的作战。刘季他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匆匆调回广阳。赵地的士卒之所以回来,是因为要他们给广阳运粮。

燕国新开拓的五郡,从西往东,分别是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和辽东。其中渔阳郡治最近,就在燕山之下,王贲不费力就将其拿下。从渔阳北到燕长城,南到海,是一片很大的区域,秦王将它分成了十二个县,比广阳县人口也不少。

在夺取渔阳的战斗中,李信立了战功,代理渔阳尉,但没有派渔阳守,事实上由李信主持渔阳的军政;任命王贲为将军,李信归他节制。

刘季他们返回广阳时,渔阳刚刚建立,所有十二个县位置都空缺。经过王贲、李信推荐,刘季任亲卫的公大夫被调任安乐县尉。安乐县并不在长城线上,比郡治渔阳县还要靠南,算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县。

不过好歹有了职务,公大夫很认真地投入了县尉的工作中。现在秋收已经结束,县尉按照李信的指示(其实是参照了王贲的做法),将所有流民都收入军中,并以极大的热情在县中进行军事训练。安乐县户才万户,但流民近五千人。能够指挥一支五千人的部队,让县尉兴奋不已。新招收的十名亲卫都被派到下面统兵。刘季以指挥五十人的资历一跃而升为千人将。

广阳郡有作战经验的士卒都被留在广阳郡。按秦律,没有特殊原因,各县的县民不可出县,县吏不得出郡,只有官员可以各地调任。县尉是被调任的,刘季等近卫都是流民,不在郡县的编户中,又是县尉的近卫,故而可以离开广阳郡,到渔阳郡任职。由于没有更多的有作战经验的秦卒,像刘季这样刚刚参加了一场战斗的士卒,就承担起训练新兵的职责。

刘季似乎对新兵训练十分在意,他不仅一再向县尉请教训练的细节,还请县尉观摩他的训练,提出改进意见。县尉参加过多次战斗,屡立战功,是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