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泗水亭长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泗水亭长

第(3/3)页

流,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沟通着曲阜与彭城。沿着泗水岸边修建了一条驿道,设立了诸多亭驿。沛县的泗水亭就在泗水河边,距离县城十里。刘季就任时,泗水亭还没有完全完工,正在修建中。刘季被要求参与工程的监督工作。又过了半个月,泗水亭终于完工。

亭是亭障的简称,本意是位于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防御据点。亭上设金、鼓、器具、粮草,由亭长负责防卫,主要就是看守这些作战物资。说是亭,其实亭只是其中一个设施,更重要的设施是亭旁的府库。府库不大,有三座,分别贮藏粮食、草料和武器,用一座院墙围着。院内有亭长居住的小院,一进三间,门边还有塾房,但没有厢房。每亭除了亭长外,还有亭父和求盗,分别负责管理府库和缉拿盗贼,另外还有亭卒二人,一共五个人。亭父和求盗的分工是粗略的,事实上,看守府库和缉拿盗贼是所有亭卒,包括亭长的职责,只是平时各有侧重而已。

亭长是县吏,有编制,有薪水,每年一百石谷。亭父和求盗没有编制,但有生活补贴,每天一斗谷。亭卒连补贴也没有,只在当值时可以在亭中饮食,每天半斗。

和驿站不同,亭不负责往来官员的食宿,府库中的贮藏完全是为了在战争来临时供应军队,额度为五百人十天的供应,大约就是五百石。亭内工作人员的薪资也从这里开支,由县里在秋收后补齐。

由于泗水亭初创,府库都是空的,各种器具也不完备。又过了一个月,才将粮食运来,将鼓安上,兵器只运到了戟、弩、弓各十具,箭矢百支。这一个月,刘季没有薪水,没有粮食。好在泗水岸边不缺少商业设施,刘季就到附近的酒肆就食,食费赊账。一个月后,粮草运来,刘季按所计费用足额给付,还多给了一些。这两家酒肆一家主人姓王,一家主人姓武,酒肆由他们家的两个老太太经营。久而久之,刘季和这两位老太太也混熟了,自己有什么针线活,也可以找她们来做。

亭父和求盗也配齐了。刘季还记得周勃,当了泗水亭长后,就把周勃请来当亭卒。周勃身高力大,一天五升粟根本不够吃,刘季也不亏待他,从自己的薪资中分出一部分给他。刘季是个单身汉,每年一百石谷虽然算不上富裕,但也还勉强够用。刘季能够与周围人打成一片的个性也发挥出来,周围也聚起了一些的年轻人。沛县的负责车马的小吏夏侯婴时常代县里迎来送往,经常到泗水津口,常路过泗水亭,久而久之,也和刘季混得很熟。两人说起家世,夏侯婴的族父曾经给信陵君当过御手,夏侯婴养马、驾车的本事都是跟族父学的。刘季自幼就崇拜信陵君,长大后还想要投奔信陵君,只是生得太晚,到了大梁后,信陵君已经去世。现在得遇信陵君门客的后人,感觉十分亲切,两人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