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泗水亭长
第(2/3)页
,一边讲解,把一瓯粥都喝光了,也不觉得。
天色渐暗,萧何点起一小豆灯,两人头挨着头,在几案上摆着不同诸侯的战阵、战法,一直谈到灯油燃尽,才意犹未尽地上席睡觉。刘季体力消耗巨大,头一挨枕,立即睡去。萧何却没有睡着,他想着刘季说的话,知道刘季的经历必然丰富多彩,想着这样的人,要在秦法下活下去,真的不容易。
卯时鼓响,两人起床,刘季身上还没有差事,不用早朝。但萧何结束整齐,和同院的吏员们一起,同到县府应名。刘季一面等他们回来,一面将昨天的碗盏瓯清洗干净,取了粟与柴,到厨下炊粥。
萧何回来后,两个人一起喝了粥,城门已开,刘季出城,前往军营。昨天哪些已经中试的邑民已经有不少在营前等待——他们也都在城内外就近投亲靠友,也都没有回去。众人问起,刘季只含糊地道:在丰邑乡里家里宿了一夜,并未说出萧何的名字。
等到天已经大亮后,县尉陪同县令、县丞一起来到军营中,见了他们,他们一一报出乡里、姓名。
县令道:”亭长之司,禁盗、不法,劝民向善,及练邑民,令习战!自今而后,汝等皆于营中,习阵战之法,教习之道,及以秦法,慎勿忽也。“
随后,县丞宣布了亭长的衣冠服饰,发给每人五十钱,要求大家按规格置备;亭长可以佩剑,如果没有铜剑,也可以佩木剑。
县令、县丞离开后,县尉将大家带入军营中,为每人分配了营房,临时指定了伴长(已经不叫不更了),这三十来人将共食一鼎;又分配了鼎、碗、盏等日常生活用品。但这些东西不可以拿回家,学习结束后归还,如有损坏,罚十钱。
交代完这些事项后,县尉让他们回家,五天后回来,学习秦法。
刘季回到家中,将所得的五十钱交给刘父,说明了自己需要办备的衣冠。刘母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亲自动手,还叫上两位儿媳,为刘季赶制服饰。布就是自己家织就的粗布,用五倍子染成黑色。衣服就用整片的布缝制而成,一般都没有量体裁衣这一说。衣服都很宽大,用腰带束紧。三天后,服饰完成。刘季穿上新衣冠,插上剑,再次赶回沛县,开始自己的学习。
课程由郡里的廷尉授课,安排十分紧凑。上午吃过早餐后,开始学习秦律。刘季还好一点,会认字,虽然也不很熟练了;但还有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只能靠口传心受。下午就是安排他们实际进行训练,每人轮流担任教官,其他人当邑民,进行基本战术、阵型训练。
对这些老大粗,廷尉也没有太多的教学兴趣,只传授了最切合亭长实践的内容,学了一个月,进行了测试,大家都通过了。这些人就被安排到各亭担任亭长。刘季被安排到泗水亭。
四川郡的主要交通路线就是四条河流:沂、沭、汴、濉,泗水河作为其中的一个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