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五章:马铮的机缘(求订阅!)
第(2/3)页
兴趣并不在这里,他的脑海里在不断的复盘着自己的计划,他如何才能在这次兵变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次政变在史实层面很清晰,皇道派的军官以第1师团的第1联队和第3联队为主干,集合了军官21人,军士94人,士兵1358人,分成若干队,按照预订计划,分头杀害了内大臣斋藤实、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和大藏大臣高桥是清,重伤天皇侍从长铃木贯太郎,之后占据永田町一带达四天之久。
且兵变的军队有很明确的政治诉求,并不是一场血腥屠杀。
他们只定点清除目标人物,对于他们的家人并无意牵连。他们的兵变行为保持了相当的克制,希望通过刺杀的行为来表达政治意图,而不是为了杀戮而杀戮。
在日本的历史电影《二二六》中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是执行完刺杀任务的的士兵,甚至还对刺杀对象及亲属行军礼,则是一般的刺杀完全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的。
但不管如何,这次兵变最后的结果还是被镇压了,其实当时这些叛军虽说取得了一些战果,但是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对戒备森严的京都地区形成绝对的压制。
无论是陆军还海军,要剿灭这1400多人的叛军都不费吹灰之力,之所以容忍他们占领永田町四天之久,关键是天皇的态度。
毕竟,这次兵变的士兵是打着“尊皇讨逆”的旗号,他们主动抛给天皇的“媚眼”,天皇到底接不接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天皇承认他们,他们这场兵变就获得了合法性的依据;如果天皇不承认他们“尊皇讨逆”的旗号,那他们活脱脱就是叛军,注定要死无葬身之地。
在这些青年军官们看来,他们都已经向天皇这样抛媚眼献忠诚了,天皇怎么可能不和他们站在一条线上。
但是这些人在政治上还是过于稚嫩了,根本不知道政治的黑暗和险恶,远不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所能玩儿的转的!明治维新后,这些所谓的元老、重臣、军阀、财阀、官僚、政党都是依附于天皇形成的利益集团,他们与天皇有着很深的关联,甚至可以说是天皇权力的延伸。
兵变的对象都是天皇选择的股肱之臣,他们这样“先斩后奏”,其实是在藐视天皇的权威,要挟天皇,这都是在打天皇裕仁的脸,天皇岂能容忍?
甚至于当时有人要向天皇开脱政变军官,裕仁天皇龙颜大怒:“杀戮朕之股肱,如此凶暴之将校,有什么可饶恕的!”
更有甚者,天皇还要考虑眼前海军与陆军之间潜存的较量。
名义上海军调回东京湾的军舰大炮只是想消灭叛军,但枪炮无眼,谁知道炮口抬高一公分会不会误入日本政要甚至天皇裕仁的宫殿。
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