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战前准备(上)_抗日之超级战神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四章:战前准备(上)

第(2/3)页



马铮之所以这么着急的就南下,主要是因为眼下国内的气氛已经很紧张了,作为一个军事主官,他必须未雨绸缪,为即将爆发的大战做准备。

眼下已经是1937年的4月份了,一场因政治变革引起的军事危机已经降临在了中国大地上,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几个月前的西安事变的的和平解决,不但促进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且也使得南京方面意识到什么是民心所向。因此,中国在被日本军国主义欺压多年之后,终于进入了战争准备状态。

从“九一八”事变到眼下的6年中,国民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但随形势变化,国民政府在“安内然后攘外”的政策指导下,着手进行抗战的准备。

今年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主席团提议,为国防的需要设立国防委员会。大会通过并由中央政治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国防委员会条例》,  依条例成立了国防委员会。

这个机构和前已成立的国防会议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这个国防委员会级别高,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责任”。

其次这个国防委员会是一个实权机构,其职权是:国防、外交政策之决定,国防作战方针之决定,国防费用之编制与筹备,国家总动员事项之决定,国防紧急事变之审议,其他与国防有关重要问题之决定。

另外,“为便利决议之执行”,直接秘密指导国民政府的军事及行政各高级机关,并督促其完成。

种种迹象表明,在抗日这个重大问题上,全国各地的实力派与中央已趋于一致,该机构是国民政府党、政、军一元化领导之肇始。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继续加强建设战略后方,并大力发展交通系统。

最重要的是,国民政府还大力推行征兵制和实施民众军训。

国民政府在确定了抗战的大方针之后,便开始颁布征兵令:“东邻肆虐,侵我疆土,自非全民奋起,全力抵抗,不足以保卫国家之独立,维护民族之生存。在此非常时期,凡属兵役适龄之男子,均有应征入营服行兵役之义务。兹特依《兵役法》第三条之规定,着由行政院转饬各兵役主管机关,得随时征集国民兵,俾资服役,而固国防。”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共征集5万新兵入营,这是征兵之始。

而根据《兵役法》规定:兵役分国民兵役和常备兵役两种。男子年满18岁至45岁,在不服《兵役法》所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