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战后波澜(四)_抗日之超级战神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零二章:战后波澜(四)

第(2/3)页

则,这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客观事物、科技与宗教分开、政治不受特定宗教势力摆布,这是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土壤,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诸国,通常都是先摆脱了宗教禁锢,渐渐世俗化之后才能强大的。

不过,在近代列强之中,有一个国家除外,其传统宗教势力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还大大加强了,于是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中一个相当极端也相当另类的政权——日本帝国。

虽然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政教合一国家都是些中世纪的基督教或伊斯兰教国家,把“政教合一”这个词套在日本身上,很多人会感觉有些突兀。

因为按照东亚地区的人文特质,这一带的本土宗教,或者是已经本土化的宗教(佛教),通常都是多神教,而且一般都服从世俗政权,且儒学思想一般占据绝对主流,宗教影响从来就很有限,这种文化土壤很难形成政教合一体系。

但,愣就是出了日本这么一个特例,日本帝国应该是全世界最后一个奉行政教合一政权的世界级强国,它奉行的是“国家神道”,虽然当时日本政府将神道视为一种“信仰”而非宗教,但实际上等同于政教合一。

所以,后来日本帝国的一系列极端行为,某种程度也能理解为极端宗教主义所带来的极端狂热。

神道教是日本的原生传统宗教,奠基于日本自古以来的民间信仰与自然崇拜,特色是将世间万物中令人敬畏及崇拜的均视为神,从山、海之类的自然界物体或现象、祖灵、传统神话中的神祇与英雄、乃至各种幽灵等皆是,由于神灵极多,所以有种夸张说法是“八百万神”,大家应该能看出来,这是一种“泛灵多神信仰”。

从宗教学的意义上来说,“泛灵多神信仰”并不是一种很严密的意识形态,只是从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而衍生出的一种民俗信仰。

这一点以中国本土宗教类比吧,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道教的特点和神道教有一定相似之处,现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实际上没有什么特定的宗教信仰,但事实上,中国绝大多数人都还是保留了一些道教民俗的,比如:祭拜祖先、拜灶王爷、葬礼的仪式等,都能理解为一种道教仪式。

不过,一般也就到此为止,日常生活方面还是该干嘛干嘛,现代的日本人对待神道教的态度,其实绝大多数和中国人对待道教一样了。

但眼下的日本人愣就是把这种泛灵信仰变成了一种极端化的宗教,而日本在建立近代军队和军事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也继承了这种封建武士道的精神传统,向军队灌输绝对尊崇天皇的思想。

1878年,先由陆军中将兼陆军部长山县有朋发布《军人训诫》,把效忠天皇作为军人的天职,竭力向士兵灌输“忠义”、“勇敢”、“服从”的武士道精神。

接着,又以天皇的名义进一步发布《军人敕谕》,明确规定军人应尽忠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和崇俭朴,必须“忠君爱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