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十师团的末日(十一)
第(2/3)页
时兵力补充困难,是国民政府军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但问题的实质是,即使是有限的补充,也应有所标准,应体现公平,尤其应体现对抗日有功部队的鼓励,而不能以嫡系、杂牌为分配、补充的标准。
事实上,中央对杂牌军的缺编兵员不予补充,因此,杂牌军只能自己招兵补充。
对杂牌军,蒋政府不仅不予及时补充,反而借抗战之机,编吃杂牌军:通过部队减员缺编后对部队重新整编,取消杂牌军番号,让其自然消亡。
这也就造成了在战场上中央军基本上不怎么配合杂牌军作战,就算是配合,那也是要以中央军为主。
像眼下这样,中央军接受杂牌军指挥的事情,之前甚少发生。
所以,第四师不听从他的调令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明白归明白,并不等于马铮就会接受甚至于纵容他们!
想当初王铭章以及他的122师被困藤县,最终被日军歼灭,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第20兵团的见死不救。现在他们还要作壁上观,这绝对不能被原谅。
如果继续纵容下的话,不但围歼第十师团将会变为一句空话,甚至于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
都说抗日正面战场国军与日军的伤亡对比一般都是5:1,甚至于有时候能10:1,经常被打得溃不成军。
有些人将这个原因归结于日军战斗力太强,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日军战斗力在亚洲是最强的,这是公认的事实,但这却不是国军败的这么惨的主要原因。
国军之所以屡战屡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除了淞沪会战外,绝多数的战役都是以杂牌军为主,其投入到正面战场的中央军只是十之一二,其余十之七八都是杂牌军。
这样的地方杂牌军与装备精良,飞机大炮齐备的日军怎么打,日军当然是以一当五,以一当十了。
其实在抗日战争前,蒋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面对当时中国军队派系繁杂,配备陈旧,蒋有清醒认识,中国军队与日军战斗力差的不是一个档次两个档次。
即便都是中央军,内部的编制也各不相用,待遇和装备相对较好师可能有三旅九团,有的师则两旅六团,有的师五个团,不一而足。
蒋是一个务实的人,深知想在战斗力上赶上日本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因此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蒋开始利用进口武器陆续装备60个调整师和60个整理师,统一为两旅四团制。
因此中央军以“师”为战略单位的陆军整编紧锣密鼓进行,从陆军建制调整着手,首先中央军,然后再延伸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