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最后一战(一)
第(2/3)页
3、第7大队,战车第27联队以及驻哈尔滨的第28师团、驻林口的第24师团等部队调往冲绳。
这还没完,进入六月份之后,关东军外调的部队更加的频繁了。
原驻公主岭之第68旅团,独立野炮兵第5大队,独立速射炮第4大队、独立混成第25联队、独立速射炮第29、39中队、驻东宁的第12师团被调往湾岛。
独立混成第35、36、37旅团被调往马来西亚。
而独立工兵第24联队,独立工兵第52、55、56,58大队、战车第16联队一部、战车第11联队,独立守备第7、8、9大队,步兵第35联队、40联队(属25师团)各一部,山炮第3联队1个大队、第11派遣队、独立速射炮第13、14、17中队,独立工兵第54大队、独立速射炮第24、27中队、通讯第6联队、独立战车第33大队被调回日本国内。
所以,从1944年4月份开始,关东军各地驻军调动频繁。
尽管他们对此进行了严格的保密,但毕竟是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还是被马铮所部的情报人员察觉到了异常。
随即,情报部门将相关情况上报到了战区长官部。
在接到情报部门的汇报之后,马铮在分析了各方面的局势之后,认为对日军发动最后一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44年8月15日,马铮在察北重镇贝子庙召开高级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商讨对东北日军最后一战。经过几天的研究和商量,最终确定反攻东北全歼关东军。
至于总攻的时间,马铮定在了4个月后。
一方面是因为关东军的兵力调动还在继续,就目前他们知道的情况就有不少于2个师团外加八个旅团级的部队在集结,看样子也将在短时间内被调离东北。
显然,关东军的主力被调走的越多,这对于他们的大反攻越有利。
其次是,这么大规模的作战,所需要的战前准备也颇费时间。
尤其是弹药和给养的筹集,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知道现在五省战区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空前的一百一十多万,预计到年底将达到130万,这么多部队同时上战场,即便是每人每天只消耗10发子弹,那也是1300万发弹药。更何况,当战斗打响后,一个人一天岂止是10发子弹?
还有那些轻重机枪,一旦开火,一天少说不得消耗几千发弹药!
而这些都是对马铮所部后勤能力的考验,所以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可能发动这样规模的战役。
好在大家都看出来了,关东军现在就是一个日暮西山的老头子,就是一头看起来吓人的纸老虎,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战斗力。
尤其是随着马铮从美国方面订购的战机以及大量的坦克装甲车运抵中国,所部的突防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解放东北也就成了必然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