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最后一战(十)_抗日之超级战神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最后一战(十)

第(2/3)页

北有大凌河天然屏障,东北地形窄小不便展开兵力,城南地势开阔并有护城河所阻,惟西南地势较高,便于观察,虽西南为守敌火力最强的防御区,但我军可依靠铁路路基为阵地,发挥各种火炮的强大威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创守敌。

于是,3月底,南满战役前敌指挥部的一干将领们就决定,在围困、袭扰守敌的同时,加强战前训练和准备,4月2日集中火力从城西南方向突破敌人防御!

恰逢此时,马铮发出了通电全军的“要对东北日军展开最后一战”的号召,这极大地鼓舞了前线指战员的士气。

各部队在具体分工开展实战演练的同时,纷纷开始挖堑壕,主攻城西的六师从城西宋家屯以东一直挖到城防下,全长7300多米,主攻城南的八师从敌军最南端的地堡群一直挖到城墙下,为部队作战时的转送、联系、突破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战前准备中,南满的老百姓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国军驻地,群众蒸干粮、送军鞋的情景随处可见。

由于这一年来国军在东北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且马铮所部在取得胜利之后往往要将胜利的成果与老百姓分享,比如说他们攻克日本的那些移民集团部落后,往往会将土地全部分给老百姓,甚至于还会将缴获的牛马驴骡等等生产资料也分给他们。

所以,现在很多地区的老百姓对于国军是非常的欢迎的,群众基础非常的扎实。

比如说这次打义县,就分义县西部的四个山区5天就有3000多名农家子弟报名参军,组建起一个新的兵团,随时可补充到部队。

而留龙沟一夜间捐军粮300万斤,组织了随军转运担架3000多副,城南关的贫困百姓积极主动为攻城部队当向导、画地图……

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情在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洋溢,军民众志成城,只有一个目标:打义县,灭鬼子!日伪军被包围后,敌第80旅团长野村登龟江少将犹如热锅之蚁,惶惶不可终日。

他一边加强城防布置,一边不断地向锦州的上司请求增援。

4月2日当天,锦州守敌指挥官、日军第149师团师团长印南青中将4000多兵力北援义县,不料行至七里河附近被王铁汉所部的8师主力包围并歼灭,幸存的残部逃回了锦州。

锦州守敌无奈,只好每日派飞机到义县上空轰炸,为义县守敌助威。

但义县前线的部队依据指挥部的命令,各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