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四章 糊涂朗
第(3/3)页
北边关的事情大家心里都和明镜似的,龚文华出班说了一大通,边关无战事,虽如此,边军却无懈怠,今年偶有几次摩擦无伤大雅,边关的将士用命,守了国门,守了国朝的颜面,取了多少凉戎游骑的首级如何如何,总的来说,没有什么值得商讨的事情。
接下来就是第三个流程了,也就是处理朝政要务。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需要轻咳一声,也就是“皆预咳一声”,意思就是出班之前打个招呼,避免两个人或者多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
如果真的有两个人抢着出班奏事,则通常由鸿胪寺负责引导。
平常朝会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但是小朝会上少说也有二百多个官员,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
官员出班后,需要到御前跪下奏事,说完之后便重新回到班列。
奏事时不用口语,而是需要大声朗读奏章。
鸿胪寺的官员有时还需要代读奏疏,而为了达到“美观瞻”的效果,一般选取该衙门中符合“美姿容”和“大音声”标准的官员,就是长的顺眼嗓门大的意思。
可以说今天最繁忙的就是鸿胪寺的官员了,往日里倒是不会,主要是今天官员太多了,好多地方赶过来的官员乡音难改,官话说的不顺溜,就会将奏折交给鸿胪寺的官员帮着代读,就和找翻译差不多。
这些地方官员赶到京中述职,所奏的内容都是六部预先审核过的了,六部拿不定主意才拿到议政殿来讨论让天子一决而断。
针对这些地方政务,如果能够马上处理的,秦老大便会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如果不能马上决断的,就会让白千记录下来,早朝之后召见相关官员进行商议,除了部分的紧急政务之外,一般不会当廷进行处理。
这一套下来两个时辰就过去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环节了,各国使臣觐见。
可谁知白千刚要宣各国使者时,工部走出了一个官员,遥遥拜倒。
“臣,工部郎中,南宫奢,有要事奏明陛下!”话音一落,满殿哗然,一个小小的员外郎,怎么还混入了议政殿中?
秦游猛然抬起头,目光幽深。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