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指东打南
第(2/3)页
,锻成了两把短刀,一把宁国,一把靖海。
秦烈的那把叫做斩雄,估计是嫌弃使的不顺手,去边关后就赏给九州了。
此时,这把剑就在九州手中,而九州,正在船上。三十余条大小不一的战船,趁着夜色,缓缓驶向涠江对岸。
这就是为什么夏朝以文抑武的主要缘故了。
所谓中央集权,皇权至上,天下军民尊天子一人,其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军卒,知将不尊帝,简直不要太常见。
历史上造反的多是武将,文臣少之又少,即便文臣造反,也必须有武将听命。
一般从军的军伍,九成九都是没读过书的粗人,如果能读书也不会去从军,这一点无论是夏朝还是斐国都是相同的。
忠君爱国的思想,都是读书人宣扬的,而最不忠君爱国的,恰恰就是这群人。
一个将领,尤其是高级将领,受到军卒爱戴并不是因为他的官职和地位,而是因为他们即便是官职很高地位很高也愿意身先士卒和军卒们同吃同住。一个将军,和你睡一个被窝,你能感动一辈子,可一个炊事员和你睡一个被窝,你能一脚给他踹床下,位高者可以随意笼络人心。
纵观历史各朝各代,那些一说造反就从者如云的,没一个不是爱兵如子或者极富收买人心之辈。
如果真是那种只知道给自己谋福利不把军卒当人看的将领,真要是造反,军卒们第一个砍的就是他。
爱兵如子也好,懂得收买人心也罢,总之都是会受军卒爱戴。
皇权,天地君亲师,天子最大如何如何的,都是人们说的,可天子离军卒们太远太远了,而他们的将领,却离他们很近,近到了一起拎着刀子经历生死,一起同甘共苦。
军卒,懂什么,恩就是恩,仇就是仇,一起经历了生死,大帅说反,那就跟着风反,即便心里有几分犹豫,那也会随波逐流。这就是皇帝忌讳将军的缘故。
可要是个酒囊饭袋根本不受基层军卒爱戴的人,那八成也打不了胜仗。
所以这就是个很矛盾的问题,用吧,威望太高,不用吧,还指望人家打胜仗。
而段文渊在斐国,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