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3章 齐桓公第一个灭的是谭国!
第(1/3)页
北宋,
读书人本来已经完全放弃了,现在突然见到了有人说,齐桓公吕小白的逃跑路线不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这一下他们又看到了儒家历史能够站得住脚的曙光。
一些人开始就激动地脑补:
“齐国到莒国去一趟不得一两个月吗?”
“莒国离卫国的距离更远,去一趟不得两三个月吗?”
“这一来一回的话,半年过去了呀!”
“时间的确是对不上!”
“司马兄,你说呢?”
这些读书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司马光。
司马光终于明白了,当人胡说八道的时候,别人看他是什么眼神。
他骄傲地仰着头,背着手轻轻地吐出了两个字:白痴!
…………
大明,大清,大宋,很多儒家人也在期待着博主能翻车,犯一个常识性错误。
朱熹,方孝孺,淳于越等人,都在为齐桓公摇旗呐喊。
“你的人设可一定要保住啊!”
弹幕区中大家也在质疑这个问题。
(好像距离的确是不对劲,这毕竟是出国了,一来一去几个月不是很正常吗?)
(博主你来说说这是不是个漏洞呢?)
陈勇用力的一拍额头,你们知道你们缺什么了吗?
你们缺一张古代地图啊!
【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现代学者研究的这种观点,他没有考虑到距离这个因素呢?】
【甚至于,现代学者更没有考虑到,齐桓公有没有时间跑完这些路程?】
【我只想说一句,只有古代的史学家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也只有儒家史官才敢这么干。】
【人家大清的史学家都不这么干了。】
【提出距离这个问题是很好,但提出的同时,你自己不应该先去考察一下你的理论,能不能站得住脚吗?】
【你以为齐国到莒国,莒国到卫国,到底距离有多远呢?】
【知道的,你这是春秋时代诸侯国之间的走动,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要从我们炎黄到法国呢!】
【那么,今天先来看第一个概念,莒国在哪里?卫国又在哪里?齐国又在哪里?】
【你们是不是认为:这三个诸侯国之间都横跨了半个炎黄呢?】
【很不好意思,你们可能要破防了。】
【齐国在今天的山东省!】
【莒国也在今天的山东省!】
【齐桓公要去的卫国,他就在河南省,而且还是在河南省的东北部。】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山东省和河南省交界的地方,就主要是河南省的东北部。】
【也就是齐桓公从齐国到莒国,然后从莒国到卫国这个路线呢,】
【它的实际距离还没有横跨一个大省那么多!】
【那么到底这个距离是多少呢?】
【咱们用数据来说话!】
【春秋时代的齐国距离莒国的直线距离为:220公里!】
【春秋时代的莒国距离卫国的直线距离为:380公里!】
【当然这都是直线距离,如果按照道路距离的话,你最多给他乘以1.5就对了。】
【那么,齐桓公吕小白要从齐国先到莒国,再从莒国到卫国,他需要多少天呢?】
【是不是像你们想象中的几个月呢?】
【不要想当然。】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
【古代最为极端的数据就是八百里加急,所谓的800里加急,就是换人又换马,可以时速达到每日800里,也就是400公里!】
【按照这个速度的话,齐桓公吕小白要完成从齐国到莒国,然后从莒国到卫国,也就是需要两天时间!】
【远吗?时间不够吗?】
(我去,我去,我人都麻了!)
(搞了半天,我真是没有距离概念,原来从齐国到莒国,我就是一脚油就到了啊!我国产车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一个小时我还超了呢?)
(我小电驴也能做到两个小时达到。)
(服了,真是服了啊!我以为有多远呢,就这!就这?)
.........
北宋,
读书人傻眼了。
啥玩意,两天就干完了?
他们以为博主要说,什么齐桓公自己不去,派人去。
结果,人家直接给你说,极限速度,两天就够了!
“不,是两天都是富裕的!”
“毕竟按照博主说的,从齐国到莒国,在去卫国,才600公里,而八百里加急,两天可以跑800公里!”
司马光纠正道。
“你闭嘴!”
读书人破防了。
.........
春秋,
鲍叔牙心里冷笑,什么叫做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看看吧,人家给你算的死死的!
齐桓公捂着心口,感觉自己被人针对了。
他咬牙争辩道:“齐桓公怎么可能使用八百里加急那种跑法,这是不对的!”
........
【我知道,使用八百里加急这种算法,肯定有人不服!】
【齐桓公怎么可能跟传递信息的传令兵比呢?】
【不要担心,咱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那咱们就看第2组数据,古代骑兵的行军速度,而且是大规模整装行军!】
【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