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鼎边论道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5章 鼎边论道

第(2/3)页



但最恐怖的事情终于没有降临。而当事件几乎败露时,秦王派来使臣,确认公子赵正代替其父子楚为质赵国,随从子楚的那些人,继续护卫公子赵正。于是,秦公子府的人就在提心吊胆中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当赵正公子开始明白事时,他就已经知道,为质于异国的公子,随时都有可能被驻在国杀掉,毕竟当两国利益发生冲突时,秦王也不会顾及他的安危。这时,他必须无所畏惧,坦然面对死亡。这是他作为秦公子必须做到的,否则不仅是本人的奇耻大辱,还会辱没他的父母,乃至秦国的列祖列宗!本来他只以为这种苦逼的事只会落到自己头上,后来他也知道了现在的楚王在当太子时就曾在秦国为质十年;而他见过的燕丹不比他大几岁,也是太子,燕国入质赵国。今天又知道了魏太子也在入质秦国。他依稀明白了,这种差事往往是由太子来承担;他还听说,为质于邯郸的父亲,回到秦国后就开始实际辅佐秦王执掌秦政,只不过因为老太子还活着,子楚还不能称为太子。那自己也在邯郸为质,如果父亲有一天当上秦王,自己岂不也有分成为太子!

赵正一面思绪发散地想着,一面还仍然认真地听着众人的讨论。

现在正是吕不韦在侃侃而谈:“……平陆当陶、齐、鲁三地之间,故郕之地也。昔者齐鲁交争,终归于齐;五国伐齐,魏欲得平陆,而秦攻其西,魏终不得东向。穰侯用时,客卿灶伐齐,取刚、寿,乃窥平陆,欲广陶地。然陶力薄,终不能取。今魏取之,然终不能越陶而有平陆也。魏无陶,则不能有平陆;魏有平陆,则齐、鲁终不能越平陆而攻陶也。是陶与平陆唇齿相依。“

这时一名随从问道:”昔者客卿灶取刚寿,而应侯以为穰侯以秦力自广其邑,非其计也。王亦因之而免穰侯而相应侯。先生之言,似以陶为天下之要地。先生何与应侯反也?“

这些随子楚来邯郸的随从,都是在应侯时代陆续成年的,他们的思想受应侯的影响很大。而应侯张禄当初就是因为攻击穰侯广陶邑的战略,主张远交近攻,赢得了秦王的信任,取代穰侯成为秦相。在他们的心目中,陶郡就是秦国的一个累赘!

吕不韦道:”陶,商贾所集,天下财货之所辐辏,陶朱公因之以为富,固天下之要也。然事有缓急。彼时秦虽有河东而不能守,西有义渠之戎,南有蜀郡之叛。河东、义渠、蜀郡之不治,而兵发于陶,取刚、寿,非不利也,非时也。是故应侯先定义渠之乱,复修栈道而通于蜀,蜀地乃平。亲治河东,安邑乃治。此数者,皆济急之道也。然应侯终不废陶及刚、寿。邯郸之围也,秦军皆退之陶,士卒得保首级,公子得归于咸阳。若无陶,秦军将何归?是故广陶非不利也,非时也。“

随从道:”是时当广陶邑乎?“

吕不韦道:”陶,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