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 早朝
第(2/3)页
那些住在渭南的人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蒙骜曾经在秦王身边工作过一段时间,虽然近五年外放,已经有很多新人上来,但认识蒙骜的人还是不少。见蒙骜过来,他们纷纷过来见礼,还一口一个“蒙公”。蒙骜也一一回礼,亲热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许多人还向身边的人引荐,炫耀着自己能够认识蒙骜。
由于蒙骜的地位是客卿,那些过桥的官员们自然门清,哪里敢让蒙骜在桥下等待,纷纷让开一条道,请蒙骜先过桥。蒙骜连称“不敢”,但也还是从众人让开的道路中过去了。
目前的秦国,完全依靠军功授爵,而军功哪里那么容易获得!能够升到五大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作战时,也会临时任命一些五大夫、公乘之类的,作为军队的长官,但一般都是虚授,打完仗还得还回去。打仗的战绩得到“平”的,只能维持目前的爵位;得到“损”的,甚至还要降级;只有能够得到“盈”的,才有可能升级。而在秦国的评定标准下,想要得到“盈”评,何其难矣!目前能够凭军功打破五大夫天花板的,只有在白起的指挥下,打赢了长平之战的王龁一人而已。王陵曾经是最有希望晋升的五大夫,可惜在邯郸遭遇了失败,连五大夫的爵位也没有保住。年轻一代的希望之星司马靳,早早就晋升了五大夫,却受白起牵连,随白起一起自杀。现在还在任的五大夫,一般都在各边郡担任郡尉,带兵守护边境的安宁,留在咸阳的,只有一些年龄较大,已经带不了兵的官员。
这些老五大夫身经百战,卓有战功,现在朝中也算得元老,分管各部。蒙骜路过他们身边时,也不敢轻慢,主动行礼相见,与他们寒喧。打过仗的知道打仗的艰难,打胜仗来不得丝毫侥幸,他们不会对打胜仗的人心怀嫉妒,而只会对能抓住战机的人表示钦佩。这些老五大夫们也看过军报,知道蒙骜在上党和河东作战的情景,虽然蒙骜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大胜仗,但知道蒙骜还是能够打仗的,也能保持起码的尊重。他们对蒙骜也恭谦回礼,蒙骜与他们边走边谈,试探他们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观察朝内的风向;这些人也知道蒙骜的客卿身份,这次回来,一定会进入中枢的,所以也乐得向他倾诉自己的观点。
他们在宫门前遇到了左庶长,国尉王龁。王龁见到蒙骜,立即过来招呼,并请他一起到朝房去。蒙骜逊谢一番,跟着王龁进去了。他在朝房内还意外地与内史绾重逢。
“史”是本意是办事。王的办事员有太史、小史、内史、外史等等职位。内史是为王办理机密之事的办事员,地位之崇高自不待言;代王管理王畿,那也不过是众事之一。到了后世,内史的权力渐渐缩小,但那也至少与郡守的地位相当。内史绾回到咸阳就任内史后,多次参与御前会议,至于接受秦王的直接指示,那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所以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