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 邯郸商道
第(2/3)页
现了野酸枣和捣得很细的枣泥。安邑的盐虽然他们也感兴趣,但河东记的账,安邑是不认的,他们无法去安邑采购盐,除非他们与河东结账,把钱取走。
蒙骜向他们推荐了一项还没有广泛推广的货源:用盐渍制的羊肉。这里的盐由猗氏私人在安邑采购,自行腌渍,在河东销售,完全可以用河东的户头销账。这比单贩盐或羊要合算得多。干肉这种东西在邯郸也有,但不是用盐腌制的,一般都是冬天有太阳时拿出来暴晒,而后在阴凉处风干。用盐腌渍羊肉只有在河东这种靠近盐池的地方,才能做得到如此慷慨!
最终,大家确认,河东不仅是个好客户,还是个好货源,与河东的往来是可以里外挣钱的买卖。他们在河东户头上的钱一个也没有取走,全都换成了货物;蒙骜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全都按市价打折。
邯郸的商人到来之前,咸阳的工师们也到了。他们验收了邯郸送来的铁,包括块铁和二十炼精铁。这些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工匠,识得货。他们大致计算了一下:河东十万户,平均每户一件铁农具,共需精铁二十万斤。一组工匠大约三人,用精铁每天可以制成一件农具,十万件农具需要三十万工日,也就是八百人全年无休地工作一年时间。蒙骜感到,八百人似乎还有可能征募到,而二十万斤精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全从邯郸购买需要二亿钱,而河东一年的土地收入不过一百五十万万石粟,约合四千五百万钱,就算加上商业税,也到不一亿。
吕不韦也参与了河东的精算中。他们要精确地计算出如何分配工匠,以怎样的速度从邯郸运铁,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大限度促进河东的粮食生产。
现在正是春耕大忙季节,一切商业活动都要服从于农业。在邯郸的商人满载着河东的土特产心满意足地离开河东后,河东的工匠们开始丈量土地,在绛城外汾河边划出了建设高炉的地面,可以冶铜,也可以冶铁。
随着各边界城市逐渐开通集市,垣城中怀揣着铜矿石前来交易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是私采滥挖,他们每次都运不出多少铜矿石来,最多十来斤。集市上有人收购,让他们换成粮食或其他日用品;这些人都是精明的商人,自然知道以最低的价格收购,再用最好的价格出售。不过大体上说,铜矿石的最大买家自然是河东守,安邑只是禁止铜矿的交易,它本身并不收购铜矿,更没有冶铜业。
邯郸第二次赴河东的交易是在两个月后的夏季。这一次他们加大了精铁的比例,一次运来了二百多斤精铁。蒙骜也照价全收了。吕不韦向他报告说,这一趟交易很赚钱,从河东采购的咸肉、枣泥等土特产被一抢而光。将铁卖到河东的好处并不在于河东的出价比别的地方高,而在于能够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