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2章 太原
第(2/3)页
百里之外的平原君的封地东武城,都被征发了数千乃至数万人。
廉颇和李昙都深通兵法,知道这样的大军不能聚集成一路进发,必须分路而进,到一个合适的地方集结。东武阳的军队大约二万人由新继位的平原君率领,自行沿黄河北上;元氏和鄗城的部队共约一万五千人,分别前出呼沱水畔的肥城和下曲阳。李昙则待廉颇率领魏国援军到达后,先行率军前出东垣。而廉颇率领的魏军则按照去年的路线,经鄗城、宋子,前出到呼沱水岸边。
这几处的大军加起来共约八万五千人,距离预定的十万人还有些缺口,这些缺额他们准备在进军的路上,征发沿途各城邑的邑民加以补充。这些邑民的战斗力自然无法指望,但承担后勤运输、挖沟填壕,还是可以的。
得到消息的燕王也立即行动,一方面抽调各地精兵到易水-黄河一线进行防御,燕国在那里修筑了数百里长的长城(易水长城),燕下都武阳城既是这道长城守护的目标,也是它作战的基地。另一方面,他派出使者,向各家诸侯请求援助。只可惜,齐国表示自己不参与诸侯之间的争斗,将与各国维持和睦关系;楚国表示自己初败于魏国,目前还无力向魏国进攻;秦国和韩国已经因为东周的事处于对抗状态,更加无力远征。燕国十分失望。
到达呼沱水岸边后,廉颇就与乐乘派出军使相遇。
乐乘目前还在代城。代城位于燕下都的侧背,有多条道路通往易水长城的后方,可以里应外合夺取燕长城。本来打算太原的士卒到代集中,直出燕国后方。但代郡是一座边境山城,经济并不发达,去年又经历了一场大战,经济凋敝,根本支撑不了十万大军的供给。而且晋阳距离代城千里之遥,就算他们能够从晋阳带出来补给,路上也消耗光了。这样一支根本吃不上饭的军队,不用打仗就会溃散。所以他让太原的士卒出井陉,与大军相会,一起北上。自己则从代城,以奇兵的姿态打击燕军的后方。
廉颇对乐乘擅自变更已经定好的兵力部署十分不满,但乐乘已经这么布置了,再作更改已经来不及,只得派人到进入井陉接收太原来的军队。
所谓太原,是指太行山西部山地,包括吕梁山一部分。这里分布着大小不等的盆地、河谷,其中最大的盆地就在晋阳附近。包括晋阳、界休、邬、兹氏、离石、榆次、霍等城邑,人口众多,农业发达,是赵国起家之地。
后来,赵国来到太行山以东发展,将邯郸建设成自己的另一个基地。邯郸与晋阳之间的联系成为赵国的一个战略问题。如果找不到联系邯郸与晋阳之间联系的通道,赵国将在事实上一分为二,首尾不得相顾。
赵国出太行山是取道上党,为此还在上党建设了一系列城池,作为沿途的中转。但接下来上党迭经变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