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 攻入燕郊
第(3/3)页
到弩后,也挑了一处僻静之处训练弩兵。
进入夏天,赵军已经攻陷顾城。他们强征顾城邑民,驱使他们向北攻击,不顾代价地连续拿下庆都、曲逆等一系列城池,进到距离易水三十里的地方。而乐乘则将代城的士卒遣回,让代郡正常开始春耕,将太原的士卒投入到进攻关城的战斗中。
一二百里外,东武城的士卒们也开始了进攻燕长城的战斗。他们在高阳停留了数个月,燕军早有防备,进攻进行得十分不顺利。燕易水长城沿易水-黄河而建,外围有天然的屏障,给进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廉颇向易水边的燕长城发起的进攻,也没有任何效果。廉颇于是命令乐乘,一定要尽快夺取关城,从山后向燕下都发动进攻,以打破目前的僵局。但由于关城前面道路狭小,每次只能以少数兵力进攻,而关城又占有地理,后面有燕下都的强力支持,乐乘也举步维艰。眼看夏天即将过去,燕地的粮食也基本告罄,廉颇不得已,强令各军沿长城沿线全线发动进攻。顽强的赵军不顾伤亡,向坚固的长城发起了一次又一次进攻。
强大的压力终于产生的结果,燕都必须将大部分力量用于长城一线的防御,关城那边的支持力度自然就下降了。乐乘察觉到这一点,加强了进攻的力度。经过连续十个昼夜几乎不间断的强攻,乐乘终于攻下了关城,燕下都就在山下。
乐乘攻陷关城的当天,燕下都开始闭城,全体壮丁上城,全城进入战争状态。失去了燕下都的支持,长城沿线依次失守,赵军冲入长城内,包围了燕下都。
燕下都其实是相邻的两座城,每座城边长都有十里。南北两面分别有北易水和中易水流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易水还被引入城中,为城内提供水源和水运交通。城内居民数万人,不少是燕室宗亲。城外也散在一些城邑,虽然说不上有多坚固,但要一座座攻取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当赵魏联军完成清扫外围,包围燕都的部署时,已经要进入秋天了。
望着燕下都高耸的城墙,无论是廉颇、乐乘,还是李昙、梁尉公子,都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将其攻克。他们惟一的希望就是围困,让时间来解决一切。而围困的前提,是要能搞到粮食。而这恰恰是最困难的事。
经过从春到秋近半年的战事,燕下都及其周围地区已经民困财乏。好在长城内在春天进行了耕种,田里的庄稼虽然长势不好,但毕竟还有。这些半熟的庄稼成为联军的口粮,二十万人每天消耗的粮食不在少数,城外的庄稼肉眼可见地稀少了下去。
燕王只得派出使者出城媾和。这一次,廉颇也不敢作主,遣使报告五百里之外的赵王。赵王授权信平君、假相廉颇,平原君某,武襄君乐乘共议媾和事宜。最终以燕王赔偿三十万钱帛为条件,赵军撤军。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