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子楚登基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子楚登基

第(2/3)页

满了喜庆气氛。太常和宗正宣布,从九月朔日开始停课,但叮嘱赵正不可荒废学业,要把一年学到的知识认真温习。已经习惯了每天上课下课的赵正,一旦失去了学习,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府中也没有什么可玩的,出府去玩那更是想都不要想。不过十年的邯郸生活已经养成了赵正相对孤僻的性格,他像在邯郸时那样,把书袋中的笔记都翻出来,把学过的知识重新阅读一遍。

秦律虽然是枯燥的法律条文,但其背后是丰富的社会生活。赵正的学习也不是每天坐着读书、背书,而是将法律条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重新阅读那些曾经学习过的法律条文,赵正的眼前就会出现他在府外看到的世界,从而对法律、对生活有进一步的理解。

他惟一可以交谈的对象就是赵高。他坐下来读书,赵高也就侍坐在旁边,一言不发。赵正心有所悟,要和人议论时,赵高也能从旁发表一些议论。两人的学识半斤八两,交谈时充满童趣,虽然幼稚,但却极有活力。有时他们争论的声音之大,在庭院里工作的家臣们都能听到。听着他们十分孩子气的争论,家臣们都露出笑容。

但九月其实是秦国的一个重要时刻。这时,秦国命令还在韩国官员控制下的渑池和宜阳征兵,这实际上是把韩国的城邑当作自己的领地来看待了,相当于不战而取二城。自然,秦国是作了万全准备的,如果这种模糊做法不能生效,秦国也是准备了大军的。

在王龁的统一调度下,内史和河东各县开始征发刑徒,而蒙骜也已经收拾行装,准备前往咸阳,指挥伐韩之战。王龁将自己的亲卫五百人交给吕不韦,让他带着去情况最不稳定的渑池,监督征兵工作。这当然是有风险的,万一韩人翻脸,吕不韦一行可能就没命了。但吕不韦认为,渑池官吏都是短视、自利之徒,决不会为了韩王的利益,甘冒风险与秦国为敌!而且秦国已经在渑池遍设亭驿,渑池的邑民已经被秦国所掌握。

咸阳的征兵工作也传到太子府。赵正一次见家臣聚在一起谈论伐韩之事,立即引起了兴趣。由于家臣们得到的消息都是一鳞半爪,赵正叫来冢宰,请他将每天战事的进展打听清楚,向他通报。家臣不敢自作主张,立即向子楚报告。子楚让他每天去尉府和相府一趟,将军事行动的主要进展打听清楚后,告诉赵正。

得到秦王的同意,冢宰也就硬朗起来。大凡秦人都关心战事,那涉及到什么人可以升官晋爵的大事。冢宰干脆到相府,让相府的人临摹了一幅洛阳周围的形势图,让尉府的人每天把进行进展标示在图上。这其实是重大的国家机密,按理是不应该带出来给一个孩子看的。但这个孩子如果是太子,如果经手人是太子府的冢宰,如果它还得到秦王的特别批准,那就另当别论了。

太子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