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信陵君归国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信陵君归国

第(2/3)页

王喂招,还经常让赵正打到身上。赵正有些过意不去,不敢用力。冢宰发现了,向卫尉申请了一副甲胄,让赵高穿戴上,赵正才敢用力去打。虽然有甲胄的保护,但依然将赵高打得身上青紫。

自从秦王登基后,他下令让赵正每天上朝听政。前线的战事未息,冢宰还是每天到相府和尉府探听的战事进展,回到家给赵正解释。赵正很聪明,他在议政时听到诸公的议论,有些并不明白,经冢宰这么一解释,许多疑难就解释通了。但他铭记秦王的命令,在朝堂上听到的话,一句也不向冢宰说。

到了正月,韩军被彻底击败,韩王割让大片土地,秦王下令设立三川郡,调南阳守摎为三川守,而调宜阳大夫腾为南阳守。韩腾是秦昭襄王时遥封的南阳守,现在变成了实授。韩腾虽是韩国近室宗亲,属于贵公子,但鉴于韩腾在河东、洛阳的表现,秦王根据吕不韦和蒙骜的推荐,作出这一任命。

前线战事结束后,冢宰也就不再向赵正介绍战事的进展。吕不韦回来也,也加入议政的行列。赵正得以与吕不韦再次见面,感到十分亲切,吕不韦的议论,他也听得格外认真。有了吕不韦,赵正可以不懂就问。他在散会后,会专门找吕不韦一起走,向吕不韦询问相关事宜,吕不韦则会利用出宫前的短暂时间,简略地向他解释。有时王龁和内史绾在旁边,也会简单地插几句加以解释。

这一年政事繁复。不仅有三川郡的人事安排,还有赵国与燕国的争夺、河东郡的军事准备,甚至秦王的陵墓建筑,也都在讨论的范围内。一年的听政,让赵正切身理解了治理国家的繁杂。

战争开始前的准备最紧张,到战事真正开始后,咸阳这里反而没有消息了。一直到三天之后,战报才一件件报回来。见秦军势如破竹,狂风突进,朝堂上下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最终,秦军在夺取榆次后,晋阳请降。秦王让吕不韦批准蒙骜接受他们的投降,但必须委派秦吏,推行秦律。

正月,秦军回师河东。连续两年大赦,秦国境内的刑徒已经释放得差不多了,这次作战征发的全都是河东的邑民。河东是新建的郡,河东的邑民出来打仗的不多,爵位高的不多,大凡经历过战事的低级爵士都被委任为大夫以上的军官,县级官员则充任五大夫、公乘,郡尉五大夫无伤充任了军尉。结果战事结束后,这些人都获得极大的功劳,几乎封无可封。最后,所有士卒都晋爵不更,临时担任大夫的爵士都实授大夫。战前就是大夫的,一般都是各县的官员,现在则全都晋爵为公乘。五大夫无伤晋爵左庶长,调任上郡守。

赵正看到吕不韦每天都愁眉苦脸,为每位晋爵的官员安排相应的职位,还要将外郡的官员派往河东,不禁问道:“以河东士守河东,不亦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