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朱英
第(3/3)页
鄗城和东武城以北,从楚国回来后,赶上邯郸之战。战后,朱英被平原君安排去了封地东武城,那里离朱英的乡里要近得多。去东武城是有实职的,能够实际办事,这比在邯郸挂一个门客的虚名,无论是地位还是实惠都要好得多——这表明,朱英的表现,平原君看在眼里,也很认可。几乎同时,鄗城成为信陵君的封地,与东武城一西一东,扼守着通往邯郸的边境大道。两地之间往来频繁,年轻资历浅的朱英经常被分配去干这种两地往来的脏活累活,也就因此而与鄗城的张辄搭上了关系。
平原君赵胜去世后,他的儿子继位,回到封地。新的平原君没有心思广揽门客,一心只想过自己的奢华日子。朱英当时已经在东武城任职,不是一般的门客了,完全可以在那个位置上安安静静度过一生。但他觉得自己的才能无从发挥,便离开东武城,投靠邯郸的信陵君。
平原君去世后,信陵君的势力迅速扩张,平原君的门客大多投到信陵君的门下,相互倾轧十分激烈。而信陵君似乎也有养蛊的心态,放任门客们相互倾轧,以弱者的淘汰为代价,筛选出真正的强者。朱英只在邯郸呆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信陵君,南下千里,投奔春申君。
巨阳距离邯郸实在过于遥远,平原君去世后,门客们大多数都就近投靠了信陵君,虽说也是心仪于信陵君的为人,但也未尝不是图方便。真正敢远涉千里,到从饮食衣着,到语言风俗都截然不同的楚国求发展,多是勇毅之辈。
春申君也是识人的,朱英在平原君门下参与了封地的管理,春申君也让他管理自己的封地吴地。春申君的封地吴可不仅仅是吴城一城,而是整个长江下游一大片区域,直到海边。这里是吴国的故地,吴国可是曾经毁灭过楚国的,国力一度极为强盛,只不过被灭国后又衰败下来。复兴吴地,成为楚国的另一个战略基地,是春申君的下一个战略目标。朱英的地位是不低的。
现在,朱英来到大梁,通过各种关系求见张辄。
信陵君不问政事之后,张辄似乎也失去了生命力,他十分迅速地衰老了。他的儿子张耳已经成年,在家里维持着。作为对老门客的优待,信陵君也接见了张耳,给了他一份俸禄——已经失势的信陵君也无法给张耳更多了。
朱英按约定的时间,来到张辄的宅中,张耳将他接到堂上。张辄在堂前迎接。
叙礼毕,宾主入席,张耳在一旁侍候。张辄问道:“先生自鄗城一别,音讯杳然。遥忆当时,承先生惠,得保鄗城。”
朱英道:“臣自家主逝后,先依邯郸,事魏公子,后乃南游,投春申君。”
张辄怪道:“先生归君上,臣亦不知!”
朱英道:“粗鄙之人,未得君上下顾,是以无闻。”
张辄扼腕道:“君上不得先生,失之子羽矣!”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