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魏王出殡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魏王出殡

第(3/3)页

调。春季到来后,他们向各国派出使臣,通报设立了东郡一事。

在秦王初即位时,秦地已有巴、蜀、汉中,南郡、南阳,河东、太原、上党,以及三川诸郡,还有那个地位不明不白的河内郡,秦国已经远远不能用“关中”来概括了,关外的土地已经与关中不相上下。现在又夺取了魏国位于河济之间的土地,设立东郡。东郡是秦王即位后攻占的第一个郡,与他父亲不声不吭的性格不同,秦王似乎更加张扬,他夺取的第一个郡就派使者向各诸侯通报。

魏国接到秦使的通报,几乎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其他各国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夺取一两个边境城池,夺了也就夺了;一次性夺取十几二十个城池,还公开设郡,这不是打脸吗?

尽管诸侯现在都对秦国心怀畏惧,但也还是要脸的。魏王立即遣使与楚王和春申君联络,表示只要楚国挑头,魏国愿意合纵伐秦!

比较麻烦的是赵国。赵国似乎死盯着燕国不放,他承诺可以不再向魏地进攻,但对伐秦表现得毫无兴趣。甚至使者对建信君提起太原时,建信君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冲动!

避居大梁的廉颇派人与自己的故交联络,希望他们能帮着向赵王晋言,支持合纵。但廉颇的使者回到大梁后,带回了建信君的判断:“齐不从,建信君知合纵之无功,安能无合纵之功而反恶秦哉?若赵出兵助秦攻魏,以楚、赵分齐,其功大矣。合从则无功而恶秦;连横则分齐、亡魏,有功而善秦。君将奚择?”

春天将尽,魏王已经在大梁停灵半年,必须下葬。但现在东郡已失,魏国通往魏氏墓地汲城的道路已经中断。大臣们主张,立即向秦王通报,请求秦国允许通过。但魏王断然否定了这一做法。他命令魏氏宗亲全体戴孝,齐执干戈,护送魏王灵柩到汲城安葬!

这无疑是一场极其危险的冒险。魏王提出这一提议时,魏相也吃了一惊。他对魏相道:“魏之弱,赵生觊觎,谋与秦亡魏,此存亡之秋也。必也争之,乃得其机!”魏相仔细一想,觉得魏王的这个主意也不错。以为先王送葬的名义,强闯秦国领地,既向诸侯表明了不屈的态度,又不与秦国公开翻脸。如果秦国不给面子,那时……

魏国向楚国借来了十艘大舰!在诸侯之中,楚国的造船能力最强,它拥有当时最强大的水军,最大的战船。这是由于它的地域跨长江两岸,没有强大的水军,无法控制长江水道。

十艘大舰从淮水进入鸿沟,到达大梁。披麻戴孝的魏人将魏王灵柩抬上大船,并分乘数十艘中小型船舰,一路西行进入荥泽,这就算进入了秦国的地界。秦国派了一名联络官乘船过来询问船队的去向,一艘小船突前,与秦人交涉道:“魏王出殡!”

秦国联络官没有再多说,引导船队进入津口靠岸。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