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章 魏赵会盟
第(2/3)页
无奈何,只能改走陆路,横渡多条河流,取道河间、卫齐边境,到达柯城。这条路的尴尬之处在于,河间南部被赵国献给了吕不韦,现在属于秦地。为了避开吕不韦的河间地,建信君不得不多绕一些路,从更北的地方连续两次渡过黄河。
魏国比赵国更悲惨,他甚至找不到道路前往柯城。濮水流域被蒙骜占领后,魏国与卫国之间的联系就被切断;荥口被秦军控制,魏国通往黄河的通道也被切断;沿济水而下将进入陶郡,那里还是秦国的地界。以水道四通八达著称的魏国,竟然无法找到一条不通过秦地的水道前往柯城。
无奈之下,魏相只得走丹水至彭城,再转入泗水北上,取道楚、鲁两地,向南绕一个大弯,前往柯城。
年初秦人趁魏人受灾,发大兵占领东郡,威胁大梁。魏王无力应对,只能打碎了牙齿和血咽。更为窘迫的是,魏地全境几乎绝收,如果没有外部支持明显过不了年。对春申君合纵的要求,完全无力拒绝。在获得了楚国数次援助,特别是帮助魏国安葬了魏安僖王后,魏王决定加入春申君的联盟,出兵伐秦。——总不能在刚刚被秦国打了一闷棍后,又腆着脸向秦国求援吧!
魏相心情沉重。他明知魏国经过疫疠和蝗灾两场灾难后,已经无力对外用兵,但却被迫上了楚国的战车,与秦国作战。这是魏国绝对不敢做的事。他必须要与春申君虚与委蛇,一面取得楚国的支援,一面不要派出太大的兵力。他实在承受不了向前线调运兵员、粮草的负担。
而且,他还必须与赵国结盟。赵国趁火打劫的行径,在魏国激起了公愤。特别是赵国夺取的魏国河间之地,被赵国转封给秦相吕不韦。而在春申君的强力要求下,魏国必须与赵国和好,保证互不侵犯。这也让魏相心意难平。
魏相乘船到达彭城,春申君已经在那里等候。两人合为一路,一起乘船前往曲阜。魏相问春申君道:“韩相其往乎?”
春申君回答道:“韩与楚盟,无需再盟,彼未之往也。”
魏相心里又是一沉。虽然合纵的事全是楚国在运作,但魏相也有所耳闻,听说诸侯都对这次会盟合纵兴趣不大,只是慑于春申君的压力,勉强应付。楚国说服魏国与盟时说得好好的,韩国已经答应参与,但现在看来,韩国似乎又放了楚国的鸭子!魏相心情沮丧,一路上反复向春申君强调本国受灾严重,又受到秦国的威胁,无法调出更多兵力,只能仰仗楚国了!春申君道:“合纵既成,东郡可复,魏将复振矣!而楚无所得,魏相岂无知乎!”
春申君摊开一幅地图,向魏相再次提出自己的作战计划:诸侯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楚、韩、魏联军出荥阳,一路由燕、赵、楚、卫联军出陶、东郡。两路齐攻,秦国必不能顾,诸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