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冠礼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0章 冠礼

第(3/3)页

那一众伯父。临走时,每人还得到一份赏赐,由众伯父送出庙外。

行完冠礼,秦王主持了一次宗庙祭祀,还依次祭拜了秦先公的陵墓。不久,秦王宣布,他梦见天帝传言,要他在雍郊祭天!他让所有宗亲都留在雍城,随他一起郊祭后,再返回咸阳。

秦国的主要祭祀对象是白、赤、青、黄“四帝”,郊祭上天从传统上说是周天子的职责。秦昭襄王在掠得九鼎后,曾经在雍郊祭过一次天。那一次祭祀后,年迈的秦昭襄王随即染病,不久病逝。这种巧合被诸侯大肆宣扬,被认为是秦不配为天子的明证。在那以后,秦王也再也没有郊祭过上天。现在,秦王甫行冠礼,就要祭祀上天,引发群臣的惊疑。

吕不韦派来使臣,劝秦王取消这一计划。“天意难测,祥兆未现,王其待之!”

但秦王坚持认为,天帝既然托梦自己,那就说明自己就是天命所归;违背天意,必遭天谴。要求相府行书各县,征发劳役,到雍城设坛献祭。但吕不韦推三阻四,就是不愿发文书。

秦昭襄王有一个叔父名疾,多才多艺,智谋过人,复通兵略。昭襄王继位后,曾任命他当了好几年丞相,封君,人称“严君疾”,又因其封地,称为“樗里疾”或“樗里子”。他去世前,亲自为自己挑选了墓地,并预言说:“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来夹我墓。”后世推樗里子为风水的祖师。樗里子的后人自然也是秦宗室,也是这次观礼的家族之一。秦王特别让他们挑选郊祭的地点。

樗里子的后人们在蕲年宫西边的几个山头转了好几圈,向秦王报告说,“周官不臣,故误秦王,其地不当,祭无益也。”他们提出了自己勘测出的地点,在原山头更靠东的另一个山头,并指出了具体的地点。

祭天的地点确定了,但所需的民工却没有到位。秦王很是恼火,下令任命担任自己冠礼主宾的两个舅舅为相,征发民工前来筑坛。

樗里子后人所指的山头说高不高,说低不低,要筑坛工程量也不算小。据少府计算,大约需要五千劳力。新任的两名秦相向周围的各县发出征召令,共征集劳役五千人。

雍城为内史所属,但却位于关中的最西边,再往西就是陇西郡。故而征发令除了发往内史外,还发到了陇西。陇西守十分积极,得到命令后,立即派其子李信亲率征发的两千人前来。

秦王让少府安排赶到的两千人先修建通往山顶的大道。随着时间推移,内史的三千人姗姗来迟。工程总算正常开始。

其实工程很简单:先修建从山下到山上八个方向的道路,再在山顶夯土为坛,除地为墠。其间并无多少土木工程,多是平整土地,加上夯筑土台。

在施工期间,秦王让奉常会同九卿,主要采用秦人自己的祭祀方式,参考周人留下的祭天礼仪,编制一套祭天的流程。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