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邀请
第(3/3)页
人们交谈,一边悄悄观察:最上一席显然是诸侯的代表,他们应该是负在特殊的使命;中间一席明显是各国不得志的士子,他们是来投奔吕不韦的;下面一席则是自己所在的商人,这一席人数最多。塾房间人数虽多,但大家默契地不开口说话,稍事礼敬就归于沉寂,似乎各怀心思。
隔或长或短的时间,会有门客过来,将一些客人请出。现在虽然已是初秋,天气还很暖和,塾房的窗是开着的,郭开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客人的去向:诸侯的使臣被请到正堂,士子们被请到东边的厢房内,商人则进入西边的厢房。显然,和他们谈话的人是不同的,只有诸侯使臣有资格被吕不韦接见。
郭开见此情境,又思考了一遍自己说辞,想一想如果对象不是吕不韦本人,而是他的门客,要做怎样的修改。商人虽多,但明显花的时间不长,或一刻,或半刻,就会出来,而且没有人送出。相比之下,士子那边时间略长,一般都在一刻以上,但也差不了太多;结束时,会面的门客会亲自送到阶下,作礼而别。而正堂出来的人,也不见吕不韦相送,只由引导的门客送到门前揖别,关上门后,直接入塾房请下一位。
郭开看着源源不断的人流,心中感到一阵阵惊恐:难道吕不韦真的如此有恃无恐吗?
大约过了半时,就有人来请郭开。这明显排在一些新来者的前面,表示接待的门客知道郭开的分量。郭开正了正衣冠,跟着门客出了门,在他的引导下进入了西边的厢房。坐在厢房内的门客跪起,略施一礼,道:“先生坐!”
郭开回礼谢坐,在下面的席中坐下,正容道:“敝邑邯郸之主,谨拜上吕相!”
那名门客显然有些惊讶,看了看面前的名牌,道:“先生其邯郸巨商耶?”
郭开道:“然也,臣奉王命,商贾四方,今至洛阳,特拜于吕相门前!”
门客道:“先生至,必有所教!”
郭开道:“吕相在邯郸时,敝王有失礼敬,故命臣再三谢罪。昔者赵、秦交兵,而吕相属秦王,是以不敬。非敢失礼于吕相也。吕相但有所命,郭氏未敢稍懈,此其证也。”
门客道:“先生所居何处?”
郭开报出了自己的居处。门客道:“先生请归,臣将报于君上,或有请教。”
郭开施礼道:“岂敢!但候先生召唤!”
只片刻,郭开就从厢房出来了。但不同的是,接待的门客将郭开送出厢房,作礼而别。
郭开没有谈任何实际内容,也没有说到赵王的招揽之意,他要看吕不韦是否接赵王这个碴。根据郭开经营多年的经验,如果对方认为这笔生意无利可图,那么进一步的商谈只是浪费时间,并不可能有什么结果。所以这一次,他只是发出邀请,从门客的反应看,对方能理解这一邀请的重要性;对方接不接,自己要不要走下一步,要看吕不韦如何回应。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