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吕不韦之死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 吕不韦之死

第(3/3)页

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于是,跟随吕不韦一家发配到蜀郡的,足有上千家。而与此同时,秦王又赦免了去年被放逐到蜀郡的嫪毐的舍人,允许他们回到关中。

搬倒吕不韦的目的已经实现,嫪毐的事也就可以过去了。

连续两个月的干旱让关中大部受灾,倒是山下郑国渠沿线受的影响不大。秦王召回了代理河内守的将军桓齮,准备在河内方向再打一场大仗,参战兵力除了各郡正常征召的士卒外,还要再加上灾区的灾民。粗略计算,不下十万人。桓齮虽然是将军,但却从来没有指挥过如此规模的兵力。秦王将老将杨端和调任河内守,国尉尉缭除了主管训练外,也参与军事行动。有两名老将坐镇,十万大军的指挥体系才最终建立起来。

十万大军出动,可谓地动山摇。但要想强攻漳水河边的赵长城,则力有未逮。桓齮提出,从邺城出发,向东发展攻势,除了攻下邺地尚未夺取的城邑外,以平原君的封地东武城为目标。攻击距离长达四百里。只有如此广阔的地域,才能容纳下十万大军作战。

九月征召令下达,关中受灾各县不等新年到达,立即整肃军装,启程前往河内。他们是这次作战的主力,人数达五万之众。除了内史部各县外,陇西、上郡、北地各郡也都派出士卒参战。他们将沿渭水而下,出函谷关,经洛阳,过孟津,进入河内。

南郡、南阳两郡各一万人,都走宛、叶,也经洛阳进入河内。

河东、太原也派出兵力各约一万人,从轵陉进入河内。

巴、蜀、汉中三郡路途较远,人口不多,士卒不练,共出兵约一万人。由于路途遥远,他们不参与邺城方向的作战,而是从栈道北上,戍卫咸阳。

邻近河内的东郡、上党各出兵二千,三川出兵五千,河内也出兵五千。

这次征兵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几乎涵盖了秦国境内各郡。就秦王而言,征兵打仗是一个方面,建立、完善兵力的动员体系和运输体系才是最重要的目的。最远的陇西、南郡,最远的县到河内都要走两千里路,估计要两个月才能到达。为了加快前进的速度,并减轻运输压力,郡卒并不集中,而是从各县出发,由县里率领直接到达指定的集结地点,再由各郡尉加以清点、整训,最后进行集中训练。

秦军设立了多个集结点:洛阳、怀县、朝歌、安阳,各郡按路途远近、方位不同,指定不同的集结点。各郡领兵官员先在集结点设立大帐,准备收容本郡各县来的士卒。国尉尉缭的大帐设在怀县,将军桓齮的大帐设在朝歌,而河内杨端和的大帐设在安阳。

河内、上党、东郡的士卒最先到达,他们在朝歌进行了短暂训练后,就前进到安阳,接受杨端和的统一指挥。

河东、太原的士卒则先后进入怀县,他们在怀县接受尉缭的统一集训。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