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荆轲
第(3/3)页
王的退路,或挡住侍卫的视线,虽难逃一死,但一定会被载入史册,垂之不朽。
“大丈夫当如是尔!”他对自己说道,至于燕国的命运,那就由燕人去考虑吧!
使者提到的荆卿,以荆轲的名字流传后世。他本来是齐国的士人,庆氏,后举家迁到卫国。十五年前,成年的荆轲有幸拜见了卫君,被当地人称为“庆卿”,可能入宫当了个小官吧。只可惜不久,卫君被迫参与了五国伐秦之战,卫国被灭,卫君被迁往野王。庆卿开始了流亡生涯。他先到了榆次,与当时知名的剑客盖聂论剑,被盖聂赶走;后又到邯郸,为当地的豪族鲁勾践所不容。最后流落到燕国,与一帮市井之辈相交,如卖狗肉的屠户,以及击筑的艺人高渐离。在燕国,他被人称为“荆卿”,或称“荆轲”。
荆轲虽然藏身于酒肆,每天与一堆酒肉朋友弹琴唱歌,但他毕竟是士子出身,读书人的气质还在,平时也喜爱读书,得到当地隐士田光的赏识,田光可能成为了荆轲的金主。
本来,荆轲就这样在燕国饮酒作歌了此一生。但六年前的一件事,改变了荆轲的一生。
那一年,韩王派韩非入质秦国,而燕王喜也遣燕太子丹入质秦国。燕太子丹还曾在邯郸为质,与同为质子的秦王有过交往。燕太子丹满心以为,以自己与秦王的患难之交,他能得到秦王的优待。不料,秦王那时正与韩非交往甚密,相对冷落了燕丹。心高气傲的燕丹一怒之下偷跑回了燕国,还一心想报复秦王的冷遇。
他请教自己的太子傅鞠武,如何才能报秦王无礼之仇。鞠武回答道:“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民众而士厉,兵革有余。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主张让燕丹忍下这口气。
不多久,那个曾经辅佐了公子成蟜的樊于期潜逃到燕国,投奔太子丹的门下。
秦公子长安君成蟜是秦庄襄王子楚回到秦国后生的第一个儿子,母亲是王女,血统高贵,按照子以母贵的原则,他应该立为太子,但赵正回国后,立即被立为太子。后来,成蟜也到邯郸为质,得知赵正的母亲赵姬与秦相吕不韦关系暧昧,回国后便传言,赵正并非子楚的血脉,其实是吕不韦所出。这种极具污辱性的谣言事实上否定了秦王正继位的合法性,迹同反叛。只不过当时秦王尚未亲政,吕不韦不愿把事情闹大,就把这事压下来。
秦王正八年,将军蒙骜率军出太原,而令成蟜率上党军出武安,合击赵国。偏偏此时,上党发生了叛乱。上党的叛乱被回师的蒙骜平定下来,上党的士卒全体斩首,上党的邑民则被迁往临洮。这在当年是一件大事。而更令人不解的是,成蟜就此不知所踪;而同一年,赵王封长安君于饶。于是大家普遍认为,长安君叛秦归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