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蕲城_祖龙赤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 蕲城

第(2/3)页

的军队虽然有来自南郡、南阳等原楚地的楚人,但他们都是普通的邑民,对于水战的战术并不熟悉——这些技术完全掌握在楚国贵族的手中。这让王翦和蒙武都很无奈。

还有造船技术。楚军的战船又大又坚固,单凭其体量就能将秦军的小船撞翻,当楚军大船来袭时,秦军的小船除了闪避,几乎无计可施。战船上弓箭甚多,秦军小船靠近时,大船上箭如雨下,秦军除了以盾牌护卫,几乎没有别的办法。而秦军在尉僚的军事改革后,几乎完全放弃了盾牌兵,而以可以速成的弩兵和戟兵为主。相比秦军士卒,楚国的贵族几乎就是职业军人。他们武艺娴熟,战法精通,特别是水战,更是据有压倒优势。

王翦在淮水一线本来就有兵力优势,据于攻势。但楚军并没有被动防守。他们倚仗着水军的机动性,经常能找到秦军的薄弱点,加以偷袭,给了王翦极大的威胁。迫使王翦不敢将精力完全放在强渡淮水方面,不得不分出极大的精力看护自己的弱点。总体来说,在淮水对峙的这几个月中,双方互有攻守,楚军虽然处于守势,但打得并不被动。

基于这种形势,王翦将参战近一年的原楚地士卒尽皆遣散,而让楚地重新征发士卒前往前线,以补充有生力量,免得师老兵疲。但暗中,他还命令南郡、蜀郡,各编练一支水军,应该包括大小船只百余艘。南郡守就是历任了南阳守和内史的韩腾。

韩腾在南郡找到了以前的船工,他们都年事已高,无法工作了,但他们的经验还在。韩腾遂派南阳的工匠向他们学习造船技术。几经摸索,南郡终于能够造出像模像样的战船了。与此同时,秦王也向南郡派出了大批有经验的工匠,以及大批人手,砍伐树木,建造船只。每成一船,韩腾都招募士卒,演练水战战术。几经演练,秦国的将领们也渐渐摸索出一套可以速成的战术结构:以弩兵为基础,配合以接船后跳船进行白刃格斗。船上的空间狭小,长柄的兵器并不适用,手戟和剑成为重要的武器。

蜀郡有着长期水战的经验,这一经验一直在民间流传着。他们有自己的战术传统:抢占上游地位。一但占据了上游,船可以顺流而下,极大地减省人力消耗,有限的人力可以更多地投入到作战中,而不是用来划船。这是一种适用于较小船只的战术。

当蒙武率军打到沘水一线时,南郡和蜀郡各一万水军也开始成型。蜀郡的水军顺江而下,而南郡的水军也顺汉水而下,两军与汉口相会,统归韩腾指挥。

两个郡训练的水军完全不同:南郡船型高大,一船能容三五百人;蜀郡船型较小,只能容纳三五十人。都是一万人的军队,南郡只有二三十艘船,而蜀郡达二三百艘,辎重船不在内。由于船型的原因,两郡的战术完全不同。不过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