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张耳
第(2/3)页
描述看,陈城的事比较顺利,只等颍川布置完毕,就可以发动。不多久,郑城的确发生了反叛。
不过,随后楚军并没有按张耳所设想地那样,立即进入颍川;正相反,除了淮上的几个小城外,楚军没有太大的动作,而颍川境内除了郑城外,别的城池,包括韩国的故都阳翟都没有叛乱;而魏军几乎没有行动,连骚扰性的行动都没有。随后,张耳就听到消息,在赵国作战的秦军已经南下,颍川周围的各郡开始大量征发士卒。而直到这个时候,陈城那边依然没有韩王出逃的任何消息。张耳知道,这次反叛已经失败了。
果然,一个月后陈余回到外黄,他带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原来这次叛乱的策划者并不是楚王,而是楚国中反楚王负刍的势力,他们发动叛乱的目的是希望另立楚王,推翻负刍。
在部分贵族的拥立下,楚考烈王的庶子负刍杀掉了李后所生的另一个儿子楚犹,以及执政的李园,自立为楚王。但负刍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相当多的贵族不认为负刍有资格继位楚王。为了实现推翻负刍的目的,部分贵族开始运作昌文君、昌平君归楚。昌文君、昌平君的母亲虽然是秦人,但他们的确是楚王的嫡系血脉,和一个贱女所生的负刍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的想法是,拥立昌文君在陈城继位,然后以伐逆的名义,回师寿春。
这部分贵族在国内也不占优势,并没有得到举国支持。暗中进行的一些小动作,自然无法与强大的秦政权相抗衡。而且,从根本上说,这种分裂楚国的举动,在当时的条件下,完全不具备成功的可能,只能看作是楚人在绝望中的挣扎。
由于楚人支持韩国反叛目的在内而不在外,在得到昌文君后,大军立即将矛头转向的寿春。所有被楚人煽动起来的诸侯势力,就此被抛弃了。
本来被寄予厚望的陈城,在得到秦军已经南下的消息后,也被楚人放弃,昌文君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跟着前来支援诸侯反叛的军队,往寿春而去。
另一方面,王贲没有随大军一起返回,他只带了一支小部队,昼夜兼程赶到荥阳;在得到三川郡的军队支持后,立即赶到陈城。原来各势力所做的一切布置,在王贲的努力下全告失败。陈余只能逃回外黄。
听到陈余的叙述,张耳对局势已经完全失望了。但更令他失望的是,秦王找到了魏王支持颍川叛乱的证据。王贲伐楚的大军在占领了楚国十余座城邑后,回师伐魏!
没有人想到,秦国能够在两条战线上作战;更没有人想到,秦国竟然能同时在南北相距数千里的战线上作战;而犹其令人想不到的是,秦国不仅在南北两线同时作战,还同时向第三个诸侯国发动了灭国之战。如果这时楚军突然掉头向秦军杀来,秦军将如何应对?
但楚军如愿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