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巡狩
第(1/3)页
王翦完成了伐楚的战事,而同时,王贲也完成了伐燕的战事。秦王于当年五月下令天下大酺,张耳和陈余也每人分成一斤肉,一斗酒,与里中的商人欢饮了数天。
又过了一年,齐国也投降了。秦国竟然削平群雄,在事实上统一了天下。张耳和陈余彻底死心了,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当他们的监门。
秦王俘虏了齐王,将他安置到共城。伐齐秦军解散,各自归国。秦王当即下了一道教令:“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藩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赵王使其相李牧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代王,故举兵击灭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后胜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应该说,秦王的这道教令完全与事实不符,将不同时间、不同因缘的事件东拉西扯到一起,为自己诛灭六国寻找道德依据。而这一教令的最终目的,是不满足于秦王的称号,准备称帝。
按周的传统,天子称王,各诸侯国依照与周王的关系,称公、侯、伯、子,后人有人认为还有男爵,但没有找到实际的例子。
战国时,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但天子还是周王,称王的诸侯都不会去祭天。秦王剿灭了六个王,现在的诸侯只剩下退位为君的卫国,已经臣服于秦国。秦王目前当做的事,就是向天下臣民表明,天命已经归于自己。自己一统天下并不是暴虐的胜利,而是天命的胜利。他要像以前的天子一样,祭祀天下神祗,以证明自己得位是上天护祐的结果。
而第一步,是要确定自己的天子之位。由于王的称号已经不具有天子的含义,秦王要群臣议定一个新的名号,宣布自己为天子。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上书道:“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秦王道:“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