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二龙山之战的真正红利_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 二龙山之战的真正红利

第(2/3)页

至百里的地区,都成为了邓头领的农场,邓龙就是大农场主。

  以前被邓龙奴役的那些人换个名誉,给邓龙打工。

  并且当局再顺便搞个比较美丽的宣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承诺永生永世,那片地都属于邓龙家。

  于是一百几十年后的文明社会,邓家几乎就拥有了整个“二龙山市”。

  邓龙的重子重孙们,会成为后世小资女小仙女们眼里血统高贵的世家子弟。

  会纷纷惊叹这家族的真的太厉害了,二龙山市有一半还多的土地、以及产业都是他们家族的。

  即使这家族的人不出来竞选市长,但其实可以换个说法:没这家族的长老点头,谁也做不了市长。

  于是市长组建的警察局,自然也为这家族服务。

  太阳底下其实就这点事。全地球几千年以来所存在过的海盗和车匪路霸团伙,主要就是以这种方式消亡的。

  剩下的,就是因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而自然消亡的。

  真正于科技和生产力不支持的情况下,饿着肚子于全国境内展开轰轰烈烈的“硬剿”,而不是诏安软剿。

  且成功剿灭了境内全部土匪的,自有地球史以来只有一个政党、一个伟人。

  队伍,即是在三八线上和当时天下无敌、挟完胜二次世界大战之威的美军打成平手的那支队伍。

  关键是,他们是在饥寒交迫、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顶住的。

  扯远了,说回来。

  即使是在美利奸那样的文明土地上,挟无上威望赢得南北战争、统一了国家、手握骁勇善战的美国骑兵的格兰特将军。

  他当时也不得不迫于百废待兴形势,对北美大陆上那林立的山寨土匪们采取了诏安策略。

  由此看呢,现在倒也不能一味的对时间早了八百年,生产力更弱,外部环境更恶化、本身就不善于作战的北宋政权的诏安为主的主导思想吐槽了。

  但也正因为在诏安为主的政治大基调下,头铁的小高衙内,冲冠一怒就干了二龙山。

  这个影响力在政治上其实没多重要,几百千把人参与的小战役而已,这种规模的战斗若发生在秦凤路,都不够老种经略相公写报告的级别。

  但在孟州本路,在民间,是真的震撼。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敢携带着财货上路了。

  有人先行尝到甜头后,自然就有人跟随。于是现在大家都知道孟州的生意忽然好做了。

  大家还知道,自小高衙内出兵二龙山之后。来孟州做生意除了不会被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