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大时代背景下的当十钱_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2章 大时代背景下的当十钱

第(2/3)页

伪,皆因无谓它是真是假,即使是私铸假钱,造币工艺粗糙,但在当下那点铜就值那么多。于是私造钱也能用,也能流通。”

  说起来就是这原因,大宋早期私造钱横行,假币的的确确能用能流通,小贩即使看到你用的是工艺粗糙的假币,但只要是足铜也就收,最多也是原本五个铜钱的东西需要收六个假币的行情。

  甚至朝堂一定程度上也默许私铸钱存在,所以那时期造假币的罪不重,多数都不会追究。

  究其原因是大宋始终缺铜,导致了流通货币不够,那么小作坊也好老百姓也好,能把自家藏着的铜器融掉,铸造成假币参与流通,事实上也等于对大宋经济注入了需要的血液。

  真正问题出在,相比于整个古代封建岁月,大宋经济增速还在太变态,私造假币参与进去、许多地区也用铁钱参与流通、并通过各种政策严禁外国商贩把宋朝铜钱作为“外汇储备”带离宋境。

  这多管齐下之下,仍旧无法缓解大宋钱少而生产力多的矛盾。

  于是矛盾就在蔡京的手里爆发了,无奈之下推出了着名的恶政“当十大钱”。

  事实上天地良心啊,即使是后世文明时代的各国,在钱政问题上,也都是这么个处理手法。

  讲真,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喊着自由平等法治人权的政客们,于货币政策方面倒也不见得比一千年前的这个奸相蔡京更有节操。

  比如多了一千年见识、且有互联网可以在线求助的印度莫迪老仙以及朝鲜金大将军两位网红老铁。

  人家直接废除原有货币,并以一定比例让人们去银行兑换新钱的政策,其实比蔡京的大十钱政策更不要脸、更没节操,更激进一百倍。

  蔡京的政策是原有小钱和大钱并用,且只是在江南部分地区试点推广。

  且事实上,值三钱铜的大十钱,“道德内核的含量”也比后世的纸币有节操。

  但就是防伪不过关,而老蔡又对麾下官僚集团的控制力度不够,现在篓子就逐渐捅大了……

  随后高明又接着道:“好教相爷知晓,当十大钱政策本身并无过错。举世都知道我朝缺铜,钱币就不足,总不能以物换物。于是最终只有两条路给朝廷走,不外乎是开源和节流。”

  “开源者,寻找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24kkxs.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